[发明专利]一种尼龙6 BCF纺丝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2307.9 | 申请日: | 2012-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亚太化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1D5/12;D01D5/22;D01D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bcf 纺丝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片生产尼龙6 BCF纺丝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服用合成纤维一般有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氨纶(聚氨酯)、腈纶(聚丙烯腈)等。这些纤维具有不同特性,因而也有不同的用途。但是目前一般服用面料,由于其纤维较粗,手感粗糙、柔软性差、透气性差、吸水性差、易于起毛起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纺织品的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
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它是由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或脂肪族氨基酸经过缩聚反应合成的聚酰胺为原料,再经熔融纺丝所制得的一类合成纤维的总称。由于在其中都含有酰胺键,故统称为聚酰胺纤维。它属于杂链类合成纤维的一种。其中以聚己内酯酰胺纤维(Nylon6,锦纶6,聚酰胺6)和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Nylon66,锦纶66,聚酰胺66)的产量最多,应用最广。锦纶不仅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而且它还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而且耐磨耐侯性好,因而身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多样性、舒适性、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广泛。纤维细旦化、功能化是差别化纤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聚酰胺纤维纺丝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常规锦纶相比,差别化锦纶纤维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透气性、柔顺性、舒适性、染色性、功能性等,开发不同种类,新型的、功能性聚酰胺纤维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多样性、舒适性、功能性要求,不断开发出新型的功能性聚酰胺纤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具有芳香功能的聚酰胺纤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达到发明所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尼龙6 BCF纺丝工艺,其是指以尼龙6切片、植物芳香微胶囊、抗氧化剂、金属盐催化剂和分散剂为原料,采用纺丝-热拉伸-热喷气变形-空气冷却-卷绕的工艺路线,其特征在于:以尼龙6切片的重量为基准,植物芳香微胶囊的用量为0.5-0.8wt%,亚硫酸酯抗氧化剂DLTP的用量为:0.15-0.25wt%,金属盐催化剂的用量为1.25-2.50wt%,分散剂的用量为0.25-0.50wt%;其中,热拉伸温度为120-150℃,热拉伸速度为1500-2500 m/min,热空气温度为150-230℃,空气喷射压力为250-480 KPa,冷却空气温度为15-40℃。
其中,所述的植物芳香微胶囊为竹炭粉微胶囊、郁金香粉微胶囊或薰衣草粉微胶囊,所述的植物芳香微胶囊可以通过在聚氨酯原料中分散植物芳香粉形成所形成的聚氨酯微胶囊。
其中,所述的金属盐催化剂为醋酸锌和氯化锌的混合物,并且二者的用量比为1:1。
其中,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蜡。
其中,所述的原料中还含有粒径为3微米以下的二氧化钛微粒,以制备FD/SD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①本发明创造性地使用了植物芳香微胶囊原料,同时添加特定的金属盐催化剂改变尼龙熔体结构,制备得到了具有清香香味的BCF丝,香味耐久性长,而且稳定性好。②通过调整相关工艺参数,本发明的工艺适用于制备20D-70D的BCF丝,同时添加消光剂可以制备得到相应的全消光或半消光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修改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尼龙6切片:相对粘度2.47±0.02,密度1.14g/cm3,熔点为215-222℃,含水率小于600ppm。
实施例1
以尼龙6切片、竹炭粉微胶囊、抗氧化剂、金属盐催化剂和分散剂为原料,采用纺丝-热拉伸-热喷气变形-空气冷却-卷绕的工艺路线;其中,以尼龙6切片的重量为基准,竹炭粉微胶囊的用量为0.5wt%,亚硫酸酯抗氧化剂DLTP的用量为:0.25wt%,醋酸锌的用量为0.625wt%,氯化锌的用量为0.625wt%,聚乙烯蜡的用量为0.25wt%;二氧化钛微粒的用量为0.5wt%;其中,热拉伸温度为120℃,热拉伸速度为1500 m/min,热空气温度为150℃,空气喷射压力为250 KPa,冷却空气温度为2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亚太化纺有限公司,未经吴江亚太化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非稀有细胞检测稀有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