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2P流量本地化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3825.8 | 申请日: | 2012-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红;申海岑;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2p 流量 本地化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流量本地化技术,尤其是涉及P2P下载软件产生流量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对等网络P2P(Peer to Peer)技术颠覆了之前常用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下载方式,终端之间可以直接互联,双方共享资源,协同完成数据交换,避免了服务器节点的瓶颈问题,使得视频等大容量文件共享(下载)更为快捷。但由于P2P系统中的每个节点扮演着上传者和下载者的双重身份,连接占用的总带宽非常惊人,往往可以达到网络带宽上限,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资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用户节点在下载共享文件时,并不考虑资源提供者所处的承载网区间,同时由于缺乏对P2P流量的控制引导,节点间的传输产生了大量的跨域流量,对骨干网影响极大。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运营商在网络运营上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网络上大量有价值的P2P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另一方面,P2P应用的全互联和并发连接的特点,使得P2P应用消耗掉大量的网络带宽资源,造成整个网络传输不稳定甚至网络瘫痪,同时也降低了运营商的投资效益,使得P2P技术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
根据“Global Internet Phenomena Report: Fall 2011”的统计,P2P流量已占据城域网网络出口带宽70%左右。为减轻P2P对骨干网络的冲击,有必要对城域网跨域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现有的P2P流量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对P2P流量进行识别,从带宽和连接数量两方面对P2P流量进行限制;如中国专利200810166804.3在运营商边缘设备上,对数据报文的上行会话组进行监测,找出P2P应用流量,然后对超出预设带宽上限的P2P流量进行限制。中国专利200710181690.5是利用DPI(深度包检测技术)检测P2P应用流量是否符合预设阀值,从而限制P2P应用带宽。专利200510096095.2则是通过对P2P数据包的特征码进行识别来限制P2P应用流量。然而这种基于检测P2P应用流量数据包,限制P2P流量的方法造成了用户的P2P连接数目和P2P下载速度的下降,影响用户的上网速度,并将引起用户投诉。
第二种方法是在本地网络中部署Cache服务器,缓存共享资源和Peer列表,由其向用户提供服务,从而限制P2P用户跨域访问。实现方法是:对城域网出口流量进行检测,对命中的P2P流量进行重定向到Cache服务器处理。如专利200910081408.5所述:网络peer首先通过网络边缘节点向P2P控制节点发送下载资源请求,然后控制节点生成一个peer列表发往网络资源存储节点,再由网络资源存储节点根据网络带宽等信息进一步筛选,最后返还给peer。这种方法修改了Peer列表,对下载效率有所限制,同时由于P2P应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Cache服务器有可能需要庞大的存储容量,必将增加网络运营成本,而且还可能存在版权问题。
此外,以上两种方式随着P2P用户大量加入网络,存在流量控制系统负载持续加大,影响用户的下载速度,运营商不得不持续优化硬件配备的问题。
可见寻求一种实现用户和运营商共赢的P2P流量控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本发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能适应大量用户持续加入的方法,使P2P流量尽量本地化,以减少跨域流量和延迟,在不影响下载效率的同时减少P2P流量对骨干网的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既要保证P2P应用的用户体验,又要减少由P2P应用产生的跨域流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在保证用户下载速度的前提下,使P2P流量本地化,从而达到大大减少跨域流量的目的。
采用缓存种子文件,分析种子文件大部分下载客户端的承载网区间,使得用户在本地就可找到所需的资源,同时使本地的共享文件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利用,让共享文件在本地“迅速繁殖”,从而减少跨域流量的产生,即变“不让用户出去”为“用户不需出去”。通常,一个种子文件只占用几KB的空间,因此,这种方法具有不需要占用庞大的存储容量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机械抛光组合物和用于抛光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发光油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