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9729.X | 申请日: | 201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卢亦焱;李娜;李杉;李晓瑾;薛继锋;龚田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制作 工艺 | ||
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自应力水泥、纤维、超细掺合料、外加剂拌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混凝土拌合用水,搅拌制作出水泥浆体;
步骤3,将步骤2的水泥浆体中加入细骨料并拌合均匀,制作出水泥砂浆浆体;
步骤4,将步骤3的水泥砂浆浆体中加入粗骨料并拌合均匀,制作出纤维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的纤维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灌注入钢管与钢管凝结成整体形成钢管纤维自应力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自应力水泥采用硅酸盐自应力水泥、硫铝酸盐自应力水泥或者铝酸盐自应力水泥,用量为650 kg/m3~800kg/m3;纤维体积掺量为1%-4%;所述超细掺合料采用粉煤灰、矿粉、硅粉任意一种或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用量为100 kg/m3~200kg/m3;所述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用量为5 kg/m3~15kg/m3;拌合时间为10s~15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拌合用水量为150 kg/m3~220kg/m3,拌合时间为30s~3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细骨料采用中砂,用量为600kg/m3~800kg/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用量为800 kg/m3~120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7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挂面干燥的热风集中处理系统
- 下一篇:空气微带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