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特种路段城市车辆快速轨道通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187.4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涛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特种 路段 城市 车辆 快速 轨道 通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车联网和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是指采用无线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城市车辆快速通行的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过去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8500万辆,并且以每年1500万辆以上的速度增加,2010年汽车销售量达到1800万辆,蝉联世界第一。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车辆给人们带来种种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严重问题:如频繁的交通事故,高峰期的道路堵塞,尾气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将物联网的传感、通信、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在交通领域进行支撑性映射,以构建智能安全、畅通高效和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系统。据初步统计,ITS能够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降低约60%的交通拥堵,使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到3倍;通过平均车速的提升,单位车辆油耗平均降低约15%,从而能大幅度减少汽油的消耗,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和改善环境,符合我国制定的“低碳”国策。我国政府已将ITS作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并号召各级地方政府一起,增加ITS领域的投资力度。
现有的ITS仍然存在一定的交通拥堵,道路通行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何在现有的道路交通基础上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面向特种路段城市车辆快速轨道通行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现有道路系统的改造,能有效的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单位时间车辆通行率得到有效增加的同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面向特种路段城市车辆快速轨道通行系统由路面系统、轨道系统、轨道车、道路信息显示系统及监控系统组成;所述轨道系统两侧设置有传感器组,用以检测轨道车运行速度、交通运行状态及环境指标,所述轨道车上也设置有传感器组,用以检测轨道车固件的工作状态,同时所述传感器组将检测的各项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给监控系统;所述的轨道系统铺设在路面系统上形成特定道路系统,所述的道路信息显示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系统联网,所述轨道车运行在轨道系统上;所述的特定道路系统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和入口,在入口处设置有车辆装载准备区,出口处设置车辆卸载工作区。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系统的为单向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车上安装距离测量单元,所述的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与前方轨道车的距离,使轨道车与轨道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上安装有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所述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根据轨道车的距离测量单元测量的与前方轨道车的距离自动控制其运行速度。
所述特定道路系统采用封闭式的环形通道。
所述特定道路系统入口的车辆装载准备区设置有车辆测量单元,用以测量车辆的相关信息,包括车辆的重量、规格;特定道路系统出口的车辆卸载工作区主要完成车辆由特定道路系统进入普通路面的车速过渡。
所述特定道路系统的道路信息显示系统由语音系统和显示牌系统组成,实时发布监控系统传输给道路信息显示系统的动态交通及新闻信息。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面向特种路段城市车辆快速轨道通行系统实现车辆快速行驶的方法为:
车辆由统一的通行入口进入特定道路系统的车辆装载准备区,车辆装载准备区的测量单元检测车辆的重量及规格是否符合传送带传送标准,如检测车辆超重或超规格,车辆装载准备去报警并引导超重或超规格的车辆重从紧急出口驶出;如检测的车辆符合传送标准,车辆装载到轨道车上并进行固定,车辆关闭发动机并拉好手刹;车辆即将到达特定道路系统的出口时,轨道车减速进入车辆卸载工作区过渡到正常路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于通过在现有路面系统上铺设一条轨道系统,将车辆固定在轨道系统上运行的轨道车上,通过轨道车将车辆运送到目的地,该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单位时间通过路面的行车效率,通过在轨道车上设置安装距离测量单元和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有效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面向特种路段城市车辆快速轨道通行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涛,未经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危险试剂注入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排空容器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