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73537.1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蔡瑞鸿;林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H05K3/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制作 具有 对位 图案 电路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电路板上的对位图案与导光板进行对位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本身不具备发光的能力,需依靠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的光源,使液晶显示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由于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耗电量低、反应时间短及耐震性强等特性,因此现行的背光模块已广泛地使用发光二极管元件来提供光源。发光二极管元件所提供的光源为一点光源,因此导光板的入光面必须设置有微结构,且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位置必须与导光板的微结构准确对位,才可使得光源分布均匀。
然而,在现有的背光模块中,若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元件的电路板设置于导光板的上方,则在组装背光模块时由于发光二极管元件会被电路板所遮蔽,而无法以视觉确认发光二极管元件与导光板的微结构的位置是否准确对位,若二者的位置未准确对位时,背光模块将无法提供均匀分布的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一种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以提升背光模块的光源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框、一导光板与一发光组件。导光板设置于背框内,其中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与一入光面,且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互相连接。发光组件设置于背框内,发光组件包括一电路板与至少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面对入光面,而电路板与导光板部分重叠,且电路板上具有一对位图案与一导电线路,其中对位图案与导光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其中至少一者切齐,而导电线路与发光元件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框、一导光板与一发光组件。导光板设置于背框上,其中导光板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与一第三侧边,第一侧边分别与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连接,且第一侧边上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发光组件设置于背框内,发光组件包括一电路板与至少一发光元件,其中发光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且面对入光面。电路板与导光板部分重叠,且电路板上具有一线路层,线路层包括一导电线路、一第一对位图案与一第二对位图案,其中导电线路电性连接于发光元件,第一对位图案与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的其中一者切齐,且第二对位图案与导光板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的其中一者切齐。
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于基板上形成一线路层。图案化线路层以形成一导电线路与一对位图案。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绘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制作具有对位图案的电路板的方法示意图;
图4至图7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8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9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0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1绘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四变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2绘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3绘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4至图16绘示本发明的其它数种变化实施例的对位图案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第一区 2 第二区
10 基板 11 线路层
12 导电线路 15 发光组件
14 对位图案 16 电路板
18 发光元件 20 导光板
201 第一侧边 202 第二侧边
203 第三侧边 20S 入光面
20M 微结构 141 第一对位图案
30 背光模块 30’ 背光模块
142 第二对位图案 30” 背光模块
40 背光模块 40’ 背光模块
50 背光模块 60 背光模块
22 背框 X 方向
Y 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锁
- 下一篇:电动车高速运行提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