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折外固定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330.X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贾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会民;赵美珍;薛斌 |
主分类号: | A61B17/62 | 分类号: | A61B1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固定 支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骨折外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传统医学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不外乎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内固定两种方法。石膏外固定适应于骨折较稳定的骨折,一般不需其它器械。夹板外固定及手术内固定方法适应于不稳定性骨折,对粉碎性骨折、近关节的骨折、极不稳定的骨折必须用手术方法治疗,与本发明无关。对一些较稳定不粉碎的骨折,或者碎块不大的粉碎性骨折,可选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也可选用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方法创伤大,经济花费大,有可能造成付损伤,有一定的风险性,往往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夹板外固定患者往往比较痛苦,有可能对组织造成挤压伤,患者难以耐受;有可能对位不理想,也不易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新兴起的外固定方法有多种,治疗创伤小,费用低,易于患者所接受,被迅速推广。通过对各种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及研究,感觉到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弊,基本上都是用单侧支架固定,难以调节,或者是稳定性差,或者是太笨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用可调节支架调整骨针施行骨折外固定的新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开刀仅有几个针眼的损伤就可以稳定地固定住骨折面,而且还可以调整,轻便,易调节,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达到微创伤固定骨折的目的,经济、方便、 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
本发明采用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固定骨针用特别制作的直径小于4mm的不锈钢骨针,只进入骨皮层很浅部位,即能稳定地抓住骨干,又不至于进入骨质太深,对骨质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对软组织的损伤也很轻微。固定支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易取材,易于加工,强度较好,消毒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直观图。其中1为骨折线,2为皮肤皮下软组织,3为骨针,4为骨皮质,5为骨髓腔,6为支架连接杆,7为固定圆环,8为支架连接螺母,9为骨针固定螺母。
图2是圆环骨针固定骨折示意图,其中3为骨针,7为固定圆环,9为骨针固定螺母。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是支架连接螺母结构构造图。图3、图4为连接螺母内、外面图,图5、图6为连接螺母侧面图,图7为支架连接螺母内的连接螺栓图,图8为支架连接螺母整体侧面图。
图9为骨针(3)构造图,图10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外面图,图11为固定螺母(9)的内面图,图12为固定螺母(9)的侧面图,图13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整体连接侧面图,图14为骨针固定螺母(9)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1是外固定支架的整体直观图。7为固定圆环,用不锈钢管折弯成半圆形,两端管内分别套正丝和反丝,用两枚两端分别是正丝和反丝的丝杆连接成圆环。半环可以方便地拆装,以方便增减,还可以旋转连接丝杆以增大圆环直径,以利于调整骨针。6为支架连接管,两个至三个支架连接管通过支架连接螺母把四至六个圆环(7)固定到一起。8为支架连接螺母,内面有卡压圆环或连接杆的凹槽,两片用螺栓连接挤压,从而把连杆(6)和圆环(7)连接固定到 一起。圆环(7)可以在连杆(6)上前后上下移动,根据骨折情况调整位置,方便地调整骨折面对位情况。9为骨针固定螺母,骨针固定螺母构造同支架连接螺母的构造相似,不同点是中心螺栓中轴是空心的,内面刻有螺纹,同骨针相吻合。每一个环上再通过骨针固定螺母固定三根骨针,三根骨针相互夹角大约120°,大体上在同一平面上。三根骨针同时向中央加力,从而稳定地把骨质固定在圆环中,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
固定骨针(3)用特别制作的直径小于4.0mm的不锈钢骨针。骨针尖端圆且细尖,保持一定的锐度,容易剌入骨皮质内,稳定针与骨的位置,其后形成一个平台,阻挡针体使针不至于进入骨质内太深。针体尾部套丝,同骨针固定螺母内(9)的螺栓内面的螺纹相吻合,尾端有螺丝刀口,旋转骨针可以使骨针(3)在骨针固定螺母内上下移动,保持针尖不脱离骨质,调整骨折面在圆环内的位置,达到最佳对位效果。根据骨折术后应力大小选用粗细不等的骨针,以钢针成角变形度不大为原则,可以先选用较细的钢针,如果成角较大再换成较粗的钢针。
如果感觉骨折四个固定圆环还不够稳定,还可以再加2个固定圆环同时固定,以达到稳固的目的。本支架最多可以同时固定八个固定圆环,以应对多段骨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会民;赵美珍;薛斌,未经贾会民;赵美珍;薛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音频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高强度光缆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