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35972.5 | 申请日: | 2012-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迹;马芳武;何后裔;杨国斌;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臂 弹簧 耐久 试验台 | ||
1.一种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用于对雨刮臂弹簧(120)进行耐久度测试,所述雨刮臂(100)包括雨刮臂头(110)、雨刮臂弹簧(120)和雨刮臂本体(130),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200)包括试验台座(210)、定位机构(220)、夹持机构(230)、动力机构(240)以及至少一接近开关(250),所述定位机构(220)设于所述试验台座(210)上,其具有与所述雨刮臂头(110)相连的第一部分(221)以及与所述接近开关(250)相连的第二部分(222),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至少其中之一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所述试验台座(210)运动,调整所述雨刮臂(100)和/或所述接近开关(250)的位置,所述夹持机构(230)夹持所述雨刮臂本体(130),且与所述动力机构(240)相连,在所述动力机构(24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雨刮臂本体(130)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所述接近开关(250)靠近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至少其中之一,用于记录所述雨刮臂本体(130)在雨刮臂弹簧(120)能正常工作时靠近所述接近开关(250)的次数,而得到所述雨刮臂弹簧(120)的耐久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20)的第一部分(221)包括第一定位板(221a)与第二定位板(221b),所述第一定位板(221a)与所述试验台座(210)相连,所述第二定位板(221b)与所述第一定位板(221a)相连,与所述试验台座(210)之间形成一夹角,且可相对所述试验台座(210)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21a)上设有第一滑槽(221g),所述第二定位板(221b)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滑槽(221g)内的第一固定件(221d)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21a)上,可绕所述第一固定件(221d)转动,并可随着所述第一固定件(221d)在所述第一滑槽(221g)内的移动沿垂直于所述试验台座(210)的方向运动,且在运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紧固所述第一固定件(221d)而固定至所述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21b)上设有第二滑槽(221h),所述雨刮臂头(110)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滑槽(221h)内的第二固定件(221e)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21b)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二固定件(221e)在所述第二滑槽(221h)内的移动沿所述雨刮臂本体(130)的延伸方向运动,且在运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紧固所述第二固定件(221e)而固定至所述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20)的第一部分(221)还包括第三定位板(221c),所述第三定位板(221c)与所述第一定位板(221a)及所述试验台座(210)相连,所述第三定位板(221c)上设有第三滑槽(221i),所述第三定位板(221c)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滑槽(221i)内的第三固定件(221f)安装于所述试验台座(210)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三固定件(221f)在所述第三滑槽(221i)内的相对移动沿所述试验台座(210)的纵向运动,且在运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紧固所述第三固定件(221f)而固定至所述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臂弹簧耐久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座(210)上设有若干定位滑槽(211),所述第三固定件(221f)的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定位滑槽(211)内,另一部分装设于所述第三滑槽(221i)内,所述第三定位板(221c)可随着所述第三固定件(221f)在所述定位滑槽(211)内的相对移动沿所述试验台座(210)的横向运动,且在运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紧固所述第三固定件(221f)而固定至所述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9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光散射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复合玻璃棉板风管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