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71879.3 | 申请日: | 201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0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6;H01M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电池壳体封入发电元件而成的密闭型电池。更详细地说,涉及在电池壳体内具备电流切断机构(CID:Current Interrupt Device)的密闭型电池。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密闭型的二次电池中,在因某种原因成为过充电状态的情况下,有时电池的内压上升而高于通常状态的范围。因此,多数的二次电池具有用于避免内压的过度上升的安全阀。该安全阀与其他部位相比被脆弱形成,当内压超出限度而上升的情况下断裂并开阀,成为排出存积于电池内部的气体的排出口。
此外,还存在具有以比通常状态的内压高且比安全阀的开阀压低的内压工作的CID的二次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本文献所记载的CID具有使金属板弯曲的膜片35。二次电池如果因过充电等而成为内压高的状态,则该膜片35被推起而变形。如果膜片35变形,则连接于电极板的连接金属34与该膜片35分离,两者间的连接被切断。由此,在该部位电流路径被切断,因此不会继续对该电池充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7451号公报
在CID工作的情况下,该电池成为过充电状态。由于CID的工作使电流路径被切断,因此不会对该电池继续充电。但是,例如为了再循环的目的安全处理因CID工作而处于过充电状态的电池的方法并未确立。特别是,存在虽然CID工作但安全阀未开阀的状态的二次电池的处理并不容易的问题点。在上述的专利文献中对于CID工作后的二次电池的处理没有任何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CID工作后能够安全并且容易地处置该电池的密闭型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密闭型电池,具有:电池壳体,该电池壳体形成有贯通孔;发电元件,该发电元件收纳于电池壳体的内部;内部端子,该内部端子在电池壳体的内部与发电元件连接;极柱端子,该极柱端子具有筒部和设置在筒部的一端的底面,在底面形成有贯通孔,并且,极柱端子以使底面朝向电池壳体,并使底面的贯通孔与电池壳体的贯通孔的位置重叠的方式被配置于电池壳体的外部;铆接端子,该铆接端子具有基面部和中空的突出部,利用基面部与突出部将极柱端子固定于电池壳体,该基面部配置在电池壳体的内部,该突出部从电池壳体的内部贯通电池壳体的贯通孔和极柱端子的贯通孔而到达筒部的内部空间,并且在内部空间内相比贯通孔朝径向扩大;反转板,该反转板被安装于铆接端子的基面部,通常情况下至少该反转板的一部分与内部端子接触,并且在电池壳体的内压上升而超过工作压的情况下,至少该反转板的上述一部分变形而产生远离内部端子的反转,由此切断内部端子与铆接端子的导通;以及轴部件,该轴部件的至少顶部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突出部的内部,在产生反转板的反转后,通过顶部从外侧被压入从而在突出部的内部移动而将反转板向内侧按压,由此使内部端子与铆接端子再次导通,在铆接端子与反转板之间形成有从电池壳体的内部空间划分出的气密空间。
根据上述的密闭型电池,利用铆接端子在电池壳体的外侧固定极柱端子。在铆接端子的基面部安装反转板,反转板的一部分与内部端子接触。该反转板在电池的内压上升的情况下反转而从内部端子离开,切断内部端子与铆接端子的导通,该反转板为CID的一部分。此外,具有轴部件,因此在产生反转板的反转后,如果从外侧压入该轴部件的顶部,则能使内部端子与铆接端子再次导通。换句话说,反转板由于被板轴部件朝内侧按压而再次反转。因此,如果使反转板再次反转并且在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形成电路,则能够使电池放电而消除过充电状态。由此,在CID工作后,成为能够安全并且容易地处置的电池。
进而,在上述密闭型电池中,优选为轴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经由轴部件使内部端子与铆接端子连接。由此,例如即便因反转板的损坏等而反转板难以再次反转,也能够再次导通。
进而,在上述密闭型电池中,优选为在轴部件中的电池壳体的内部侧的端部形成朝径向扩大的凸缘部。通过这样构成,在为了再次导通而压入顶部时,利用轴部件的凸缘部将反转板朝内侧按压。由于凸缘部朝径向扩大,因此能够以较大的范围可靠地按压反转板。
进而,在上述密闭型电池中,优选为铆接端子的基面部具有朝电池壳体的内部侧立起的侧面部,反转板固定于侧面部的端部的整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反转板朝侧面部的内周的空间内反转。
进而,在上述密闭型电池中,优选为内部端子具有贯通孔,在产生反转板的反转前的状态下,反转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堵塞贯通孔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构成,电池壳体的内压经由贯通孔切实地作用于反转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1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