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可控冷却系统、用于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泵、冷却液泵中使用的叶轮及控制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68966.3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茨·帕韦莱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根·施密特博士仪器和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5/12 | 分类号: | F01P5/12;F04D15/00;F04D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归莹;张颖玲 |
| 地址: | 德国默贝***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可控 冷却系统 冷却液 使用 叶轮 控制 中的 方法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控制的冷却系统(1),包括:
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用于将冷却液供给到所述车辆的内燃机以及将冷却液从所述车辆的内燃机中排出;
机械驱动的可控制的主冷却液泵(3),包括入口(17)和出口(15),所述入口(17)用于将冷却液供给到所述主冷却液泵(3)中,所述出口(15)用于将冷却液排出到所述内燃机;以及
电力驱动的可控制的第二冷却液泵(5),包括入口(9)和出口(11),所述入口(9)用于将冷却液供给到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中,所述出口(11)用于将作为旁路冷却液流输送的冷却液朝向所述主冷却液泵(3)排出,其中:
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被布置在所述主冷却液泵(3)的沿流动方向的上游处,沿冷却液流动的方向从通向所述主冷却液(3)的冷却管路(13)分支地引出,
利用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输送的冷却液以经过所述主冷却液泵(3)的下游且不流经所述主冷却液泵(3)的方式被供给到通向所述内燃机的出口(15),
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包括泵壳(51),在所述泵壳(51)中形成有泵腔(53),其中电机(7)被布置在所述泵壳(51)的一部分上,所述电机(7)凭借延伸到所述泵腔(53)中的驱动轴(21)来为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提供驱动力,
所述泵腔(53)中的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包括叶轮(25),所述叶轮(25)充当输送器组件,所述叶轮(25)被布置为和所述驱动轴(21)同轴并可驱动的连接到所述驱动轴(21)上,以及
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包括形成在所述叶轮(25)上的控制滑阀(31),所述控制滑阀(31)至少可被移动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以用于控制由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输送的旁路冷却液流,尤其用于阻止冷却液沿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冷却液泵(3)包括泵壳,在所述泵壳中形成有泵腔,其中充当输送器组件的叶轮布置在所述泵腔中并且经由延伸到所述泵腔中的驱动轴驱动,所述驱动轴优选地由带传动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所述主冷却液泵(3)进一步包括控制滑阀,所述控制滑阀形成在所述叶轮上并且和所述叶轮同轴地布置,所述控制滑阀至少可被移动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以控制由所述主冷却液泵(3)输送的冷却液流,所述控制滑阀优选沿着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泵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的电机(7)被配置为干式转子或湿式转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燃机的已分配的运行工况来控制所述第一主冷却液泵(3)和/或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
6.一种电动冷却液泵(5),所述电动冷却液泵(5)尤其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1),其中所述电动冷却液泵(5)被设计为轴流泵或径流泵并且包括:
泵壳(51);
优选为法兰式的入口(9)和优选为法兰式的出口(11);
形成在所述泵壳(51)中的泵腔(53);其中泵轮(25)被布置在所述泵腔(53)中的泵轴(21)上,所述泵轮(25)可通过所述泵轴(21)的中继被电机(7)驱动,以及
滑阀(31),所述滑阀(31)至少可被移动到“打开”和“关闭”位置以控制由冷却液泵(5)输送的旁路冷却液流,尤其用于阻止冷却液沿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泵(5)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根·施密特博士仪器和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欧根·施密特博士仪器和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9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