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燃料喷射器的止回阀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58070.7 | 申请日: | 2011-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K·S·舒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47/02 | 分类号: | F02M47/02;F02M41/16;B05B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燃料 喷射器 止回阀 | ||
1.一种高压燃料喷射器,包括:
加压部分,所述加压部分至少部分地限定可变容积加压室;
具有纵向孔、喷嘴室、孔口以及喷嘴阀的喷嘴部分,所述喷嘴阀可在阻断所述喷嘴室和所述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与打开所述喷嘴室和所述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纵向孔中;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介于所述加压室和所述喷嘴室之间,用于控制它们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止回阀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部分、下部分和介于上、下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外壳限定止回阀室;以及
阀构件,所述阀构件定位在所述止回阀室中并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液压气动地移动,所述打开位置允许从所述加压室到所述喷嘴室的流体连通,所述关闭位置防止从所述喷嘴室到所述加压室的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构件包括挡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大致为盘形,并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延伸的多个流体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室包括上壁、下壁以及侧壁,所述上壁由外壳上部分限定、所述下壁由外壳下部分限定,所述侧壁在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之间延伸并至少部分地由外壳中间部分限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部分限定流体通道,该外壳上部分的流体通道允许所述加压室与外壳室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其中,所述外壳下部分限定流体通道,该外壳下部分的流体通道允许所述外壳室和所述喷嘴室之间的流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加压室与燃料源流体连接的燃料供应通道;以及其中,所述止回阀沿所述供应通道插入并包括可在允许从燃料源到加压室的流体连通的打开位置与防止加压室到燃料室的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液压气动地移动的第二阀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各外壳部分基本上是盘形的。
7.一种高压燃料喷射器,包括:
加压部分,所述加压部分至少部分地限定可变容积加压室;
具有纵向孔、喷嘴室、孔口,以及喷嘴阀的喷嘴部分,所述喷嘴阀可在阻断所述喷嘴室和所述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与打开所述喷嘴室和所述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纵向孔中;以及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介于所述加压室和所述喷嘴室之间,用于控制它们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止回阀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部分、下部分和介于上、下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外壳限定止回阀室,所述止回阀室具有上壁、下壁和在其间延伸的侧壁,所述上部分限定入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通过所述上壁中的开口将所述加压室流体地联接至所述止回阀室,所述下部分限定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通过所述下壁中的开口将所述止回阀流体联接至所述喷嘴室;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可在所述止回阀室内在上壁和下壁之间移动,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交替地分别抵靠所述止回阀室的上壁和下壁而座落;
其中,当所述挡板抵靠所述止回阀室的下壁而座落时,会发生从所述加压室至所述喷嘴室的流体连通;以及
其中,当所述挡板抵靠所述止回阀室的上壁而座落时,会阻断从所述喷嘴室至所述加压室的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大致盘形并包括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延伸的多个流体通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室的上壁由外壳上部分限定,所述止回阀室的下壁由外壳下部分限定,且所述止回阀室的侧壁至少部分地由外壳中间部分限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燃料喷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加压室与燃料源流体连接的燃料供应通道;以及其中,所述止回阀沿所述供应通道插入并包括可在允许从燃料源到加压室的流体连通的打开位置与防止从加压室到燃料室的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液压气动地移动的第二阀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万国引擎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8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整合强化方法的氨生产
- 下一篇:开放间隙膜卷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