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40609.6 | 申请日: | 201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日尾真之;森野毅;冈本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流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适于测量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被设定于汽车等的内燃机的电子控制燃料喷射装置,用于测量吸入空气量。近年来,具有供流体的一部分流动的副通路的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成为主流,在副通路的内部设置有进气温度检测元件和感温电阻器等流量检测元件。另外,以往,如日本特开2006-234766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存在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为目的的进气温度检测元件被设置在副通路内部的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4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以往,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中的进气温度检测元件被设置在副通路内。这样,通过在副通路内设置进气温度检测元件,能够精度良好地测量副通路内的进气温度,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与进气温度检测元件接触,导致副通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产生紊乱,所以存在不能准确地测量吸入空气量的课题。
另外,若在副通路的外侧设置进气温度检测元件,则产生以下课题。第一,容易受到发热了的进气管或装置内部的电路等的、来自周围的热影响。因此,若进气温度检测元件受到周围的热影响,则不能进行准确的进气温度的测量。
其次,在组装等作业时,导致作业者误接触进气温度检测元件,从而影响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精度。
另外,根据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场所,进气管内部的进气温度检测元件所占的有效截面积增加。因此,导致能够不增加压力损失地设置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场所受到限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因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而导致副通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产生紊乱且能够精度良好地测量进气温度的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具有:副通路,所述副通路被插入主通路的内部,并取入在所述主通路中流动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基体部件,所述基体部件构成所述副通路的一部分;流量检测元件,所述流量检测元件被所述基体部件支承并被配置在所述副通路内,用于检测流体流量;电路部,所述电路部与所述流量检测元件电连接,并被收纳在形成于模制部件的电路室中,所述模制部件构成所述副通路的一部分,所述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副通路的外部并且在所述模制部件的所述空气流流动的上游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检测进气温度的进气温度检测元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流体流量测量装置能够抑制从周边部件对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热影响,能够以高精度测量进气温度。而且,能够避免因进气温度检测元件的设置而导致副通路内的空气的流动产生紊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
图3是图1的B-B截面。
图4是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图5是凹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图1是将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安装在主体3上的安装图。
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被插入到形成主通路2的主体3。另外,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由模制部件4、基体部件5和罩部件6构成,通过这些部件形成了取入在主通路2中流动的空气流7的一部分的副通路8。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另外,图4是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图5是搭载有进气温度检测元件9的凹部13的放大图。
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在内部设置有被基体部件5支承的电路部10和流量检测元件11。另外,电路部10被收纳在形成于模制部件4的空间即电路室21中,流量检测元件11被配置在副通路8内部。而且,流量检测元件11通过引线接合等与电路部10电连接。
副通路8从开设于空气流7流动的上游侧的流入口取入在主通路2中流动的空气流7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从流入口流入的流体在到达流量检测元件11的位置这期间,流动方向变化180度。根据该结构,流体中所含有的灰尘、污物、水等因惯性力与副通路8的壁碰撞,丧失动能,从而能够大幅降低向流量检测元件11的直接碰撞,能够提高热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1的可靠性。
另外,在发动机周围的环境中,因近年来的可变式气门正时的采用等理由,在主通路2中流动的空气流7并非始终稳定而产生脉动,根据不同情况,产生从发动机侧流动这样的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样油灰刮
- 下一篇:外墙用隔热粘接型复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