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垫壳单元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40203.8 | 申请日: | 201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久本忠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C7/16 | 分类号: | A47C7/16;A47C7/02;A47C7/34;B60N2/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座垫 单元 车辆 壳体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中所使用的座垫壳单元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特表2008-52642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将座椅壳体与座椅骨架组合而成的、所谓的车辆用壳体型座椅。该车辆用壳体型座椅构成为将沿着人体的背面、例如脊背和臀部的形状的座椅壳体组装到安装在车体上的座椅骨架上,驾乘人员乘坐在座椅壳体上面。
该车辆用壳体型座椅形成为在座椅骨架与座椅壳体之间设置弹性构件,从而具有适度的弹性来提高乘坐舒适感。例如,在座垫骨架上设置弹性构件,并将座垫壳放置在弹性构件上面,由此,将座垫壳支承成能上下自由移动来提高乘坐舒适感。
此外,近年来,为了能调节座垫的高度而在座椅上设置了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例如由平行连杆机构和驱动部等所构成,通过操作驱动部使座垫壳适当地上下移动。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对弹性构件进行支承的支承板横跨在左右的骨架之间,若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则会与高度调节机构的连杆发生干涉,无法充分确保支承板的前后方向长度。因此,只能用狭窄的面积来支撑驾乘人员的体重,从而需要增加弹性构件的厚度来确保缓冲性。于是,在座垫的下部需要较大的收纳容量,存在座椅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弹性构件偏向座垫壳的一部分进行配置,因此,例如无法将弹性构件设置在座椅前方以用弹性构件对大腿部分进行支承等。而且,在将支承板朝前方或后方延伸的情况下,支承板成为悬臂状态,若为了提高刚性而增加支承板的厚度,则存在座椅无法实现轻量化这样的问题。
而且,壳体型座椅需要在座垫壳的下部设置弹性体等,因此无法使用与壳体型座椅不相对应的现有的座椅骨架来构成座椅。因此,壳体型座椅需要使用与壳体型座椅相对应的座椅骨架来构成座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安装在各种座椅骨架上的、具有通用性的座垫壳以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座垫壳单元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具有以下的结构。
车辆用壳体型座椅由安装在车体上的座椅骨架、安装在座椅骨架上的座椅壳体所构成。座椅壳体由座垫壳和座椅背壳所构成。
座垫壳单元由座垫壳、支撑面板和支撑衬垫等所构成。在座垫壳的下部设有支撑面板。座垫壳与支撑面板通过连结机构连结成彼此能上下移动并能自由地斜向移动到任意的角度。由弹性体所构成的支撑衬垫配置在座垫壳与支撑面板之间,座垫壳相对于支撑面板受到支撑衬垫的弹性支撑。
通过将支撑面板的前后固定在座椅骨架上,从而将座垫壳单元安装在座椅骨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座垫壳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该座垫壳单元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该座垫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车辆用座椅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壳体型座椅的座垫壳单元及车辆用壳体型座椅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表示壳体型的座椅10。座椅10是车辆用座椅,例如是驾驶座、副驾驶座等每个驾乘人员乘坐的独立的座椅。
座椅10由座椅骨架12、前后位置调节机构14、由座垫壳26和座椅背壳28所构成的座椅壳体16、高度位置调节机构18、椅套20等所构成。此外,如后所述,座垫壳单元50由座垫壳26等所构成。以下,对于座椅10,将安装座椅10的车辆V(参照图5)的前进方向作为前方,以此为基准,确定前后左右,将重力方向作为下方,将其相反方向作为上方来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座椅骨架12由座垫骨架22和座椅背骨架24所构成。座垫骨架22由左右成对设置的侧垫骨架23、对左右的侧垫骨架23进行连接的前埋管(submarine pipe)32、后连杆管34等所构成。
前埋管32设置在侧垫骨架23的前方,对侧垫骨架23的左右进行连结。后连杆管34设置在侧垫骨架23的后方,对侧垫骨架23的左右进行连结。侧垫骨架23经由后述的高度位置调节机构18分别安装在滑杆31上。
座椅背骨架24能自由转动地与座垫骨架22的后端相连结。在座垫骨架22与座椅背骨架24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52,通过对角度调节机构52进行操作,座椅背骨架24以适度的摩擦力进行转动,即,沿着前后方向斜向移动,并在所希望的角度固定。另外,也可以电动调节座椅背骨架24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0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疫站专用药液喷洒器
- 下一篇:便捷药剂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