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化气运输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30654.3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8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平松彩;津村健司;塚本泰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3B25/16 | 分类号: | B63B25/16;B63B15/00;B63B29/00;B63B4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气 运输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气运输船,特别是涉及贮存并运输在容器内以低温液化的天然气(LNG)的LNG船。
背景技术
作为贮存并运输在容器内以低温液化的天然气(LNG)的液化气运输船,已知有液化气运输船,其由一个连续的容器罩覆盖沿船首尾方向配置的多个(真)球状容器的上半部(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1589号公报
但是,在(真)球状容器中,由于LNG船的船体横截面形成大致矩形,所以容器内容积相对于将球状容器一边由裙状部支承一边搭载的船内区划的容积的比小,容积效率差。因此,不能完全进行容器向船体内的容纳,导致船体的大型化。另外,由于容器及容器罩向甲板上高地突出,所以从船桥观察的外观差,随之需要高度高的上部构造。因此,存在船体整体的受压面积增大,且风压阻力增加,并且船舶的重心位置提高,稳定性恶化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气运输船,能够减小船体整体的受压面积,能够减小风压阻力,并且能够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能够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气运输船,其具备:多个偏平球状容器,其内部贮存液化的气体,并且沿船首尾方向配置,且经由裙状部固定于船体上;一个连续的容器罩,其覆盖这些偏平球状容器的上半部,并且沿船首尾方向及船宽方向延伸,所述容器罩具有相对于所述船体刚性接合,与所述船体形成一体来确保纵强度的构造,其中,所述偏平球状容器在赤道部的更上方具备圆筒部和连设于该圆筒部的上方并向上凸的镜板构造的顶部,在赤道部的更下方具备连设于所述圆筒部的下方并向下凸的镜板构造的底部,并且形成铅直方向的直径比赤道的直径短的偏平球状。
根据本发明的液化气运输船,在与具有与赤道部的水平截面的半径相同的半径的(真)球状容器相比较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确保比球状容器大量的容积,因此,与球状容器相比,能够以同一容积降低高度。
由此,与以同一容积采用球状容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2%~25%)的从船底到容器罩的顶面的高度,能够减小船体整体的受压面积,能够减小风压阻力,能够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能够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液化气运输船中,更优选的是,从该液化气运输船的船底到容器罩的顶面的高度与以同一容积采用球状容器的情况下的从液化气运输船的船底到容器罩顶面的高度相比,降低2%~25%。
根据这种液化气运输船,在与具有与赤道部的水平截面的半径相同的半径的(真)球状容器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确保比球状容器大量的容积,因此,与球状容器相比,能够以同一容积降低从该液化气运输船的船底到容器罩顶面的高度。
由此,与以同一容积采用球状容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2%~25%)的从船底到容器罩的顶面的高度,能够减小船体整体的受压面积,能够减小风压阻力,能够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能够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液化气运输船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偏平球状容器的容器内的总容积为15万m3以上。
根据这种液化气运输船,在与具有与赤道部的水平截面的半径相同的半径的(真)球状容器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确保比球状容器大的容积,因此,与球状容器相比,能够在同一容积的情况下降低高度。
由此,与以同一容积采用球状容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2%~25%)的从船底到容器罩的顶面的高度,能够减小船体整体的受压面积,能够减小风压阻力,能够降低船舶的重心位置,能够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液化气运输船中,更优选的是,在位于所述容器罩的侧面和船侧外板之间的上甲板的上方设有为进行装卸作业而架设设置于靠岸的码头的舷梯通道。
根据这种液化气运输船,由于设置于码头的舷梯架设于通道的上面,因此,即使在上甲板配置于低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架设设置于码头的舷梯,能够使相对于设置于码头的舷梯的适合性良好。
在设有所述通道的液化气运输船中,更优选的是,从船底到所述通道的上面的高度H(m)被设定在比从所述船底到所述上甲板的上面的高度D(m)+2(m)高且比40(m)低的范围内、且能够架设设置于预定靠岸的码头的所有舷梯的高度。
此外,“预定靠岸的码头“是指首航后预定本船的靠岸的码头及/或已首航的本船因航路变更等而靠岸的新的码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0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