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再现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30590.7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3 | 分类号: | H04N21/4363;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再现 系统 | ||
1.一种影像再现系统,对在经由外部及室内网络进行的影像通信服务中发生的质量劣化进行再现,其特征在于,具备:
影像接收终端,根据经由所述外部及室内网络分发的影像流生成用于对在用户侧播放的劣化影像进行再现的第一质量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一质量信息的质量控制信息;
家庭网关装置,基于所述质量控制信息生成第二质量信息,所述第二质量信息用于对排除了因所述室内网络产生的质量劣化的影响的虚拟劣化影像进行再现;以及
质量管理系统,使用经由所述外部网络分发前的原影像流及所述第一质量信息,对在用户侧播放的劣化影像进行再现,并且使用所述原影像流及所述第二质量信息对虚拟劣化影像进行再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质量信息及第二质量信息包括:针对影像流中包含的分组之中的每连续数的损失分组收集的与分组的位置相关的统计信息、以及分组平均转发延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控制信息包括:针对影像流中包含的分组之中的通过FEC(前向纠错)处理得到的每连续数的恢复分组收集的与分组位置相关的统计信息、以及所述影像接收终端判断为分组丢弃的分组转发延迟时间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接收终端具备:
第一质量信息生成部,根据分发到的影像流生成第一质量信息;
第一质量信息发送部,将所述第一质量信息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控制信息生成部,基于所述分发到的影像流及所述第一质量信息生成质量控制信息;以及
质量控制信息发送部,向家庭网关装置发送所述质量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质量信息生成部参照通过FEC处理恢复前的影像流,不分开连续的损失分组及连续的恢复分组,以分组为单位分割影像流作为生成第一质量信息的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庭网关装置具备:
监视部,监视分发给影像接收终端的影像流;
质量控制信息接收部,接收所述影像接收终端发送的质量控制信息;
第二质量信息生成部,使用所述监视部监视的影像流及所述质量控制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质量控制信息,生成第二质量信息;以及
第二质量信息发送部,向质量管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二质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质量信息生成部对于所述监视部监视的影像流,使用质量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通过FEC处理得到的恢复分组的统计信息及概率分布,模拟地进行利用FEC的恢复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质量信息生成部对于所述监视部监视的影像流,使用质量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影像接收终端判断为分组丢弃的分组转发延迟时间的最小值,模拟地进行基于分组转发延迟的分组丢弃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管理系统具备:
影像获取部,获取经由外部网络分发前的原影像流;
质量信息解析部,接收影像接收终端生成的第一质量信息及家庭网关装置生成的第二质量信息并进行解析;以及
劣化影像再现部,基于所述质量信息解析部的解析结果,使用所述影像获取部获取的原影像流进行在用户侧播放的劣化影像的再现或者虚拟劣化影像的再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影像再现部对于原影像流,使用第一质量信息或第二质量信息中包含的损失分组的统计信息及概率分布,模拟地进行分组损失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再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劣化影像再现部对于原影像流,使用第一质量信息或第二质量信息中包含的分组平均转发延迟时间,模拟地进行分组转发延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0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下一篇:在通信设备上使用字段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