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透气过滤器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29812.3 | 申请日: | 201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古山了;长井阳三;森山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46/54;B01D69/10;B01D71/48;B01D71/50;B01D71/64;B32B5/3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透气 过滤器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例如壳体上的防水透气过滤器及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汽车ECU(电控单元,Electrical Control Unit)、电动机、车灯、传感器等汽车电装部件、电动牙刷、电动剃刀、手机等家电制品、太阳能电池等中,为了消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而在收容电子部件或控制基板等的壳体上设置开口,并利用防水透气过滤器封闭该开口。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用于确保壳体内外的透气并且防止水和灰尘等异物侵入到壳体内。
这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经常使用透气性良好且耐水压高的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PTFE多孔膜通常通过将PTFE微粉末成形为片状并将该片状成形体沿正交的两个方向进行拉伸而得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PTFE多孔膜具有由原纤维和结点构成的复杂多孔结构,其孔径也不均匀。因此,对于使用PTFE多孔膜的防水透气过滤器而言,测定透气度时,透气度根据部位而异,透气性存在波动。因此,为了使防水透气过滤器的质量稳定,有时采取增大防水透气过滤器的面积等对策。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稳定的透气性的防水透气过滤器及该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用于确保透气并且防止水的渗入,其中,具备:作为非多孔树脂薄膜且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树脂薄膜的多个贯通孔的树脂薄膜;和以在与上述多个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开口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树脂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且具有疏水性和拒油性的处理层,并且,上述多个贯通孔具有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预定尺寸,且以密度落入10~1×108个/mm2范围内的特定区域的方式均匀分布。
在此,与贯通孔相关的“尺寸”是指与贯通孔的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用途,其中,使用上述防水透气过滤器将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口封闭,通过上述防水透气过滤器消除上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利用形成在树脂薄膜上的贯通孔能够实现透气并且利用树脂薄膜上的处理层能够确保防水性。而且,贯通孔具有预定尺寸且均匀分布,因此,能够在整个面上对防水透气过滤器赋予均匀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过滤器1。该防水透气过滤器1用于确保透气并且防止水的侵入。例如,防水透气过滤器1以将设置在壳体(未图示)上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上,用于通过该防水透气过滤器1消除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
具体而言,防水透气过滤器1具有非多孔树脂薄膜2和形成在树脂薄膜2上的处理层3。在此,“非多孔”是指内部由树脂填塞的实心的状态。
树脂薄膜2上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树脂薄膜2的多个贯通孔21。换言之,贯通孔21开口于树脂薄膜2的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典型地,贯通孔21为具有一定的截面形状且呈直线状贯通树脂薄膜2的通孔。这样的贯通孔可以通过例如离子束照射和蚀刻来形成。另外,离子束照射和蚀刻中,可以在树脂薄膜2上形成尺寸和轴方向一致的贯通孔。
另外,贯通孔21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不定形。另外,贯通孔21的轴方向不需要为与树脂薄膜2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垂直的方向,可以自该方向倾斜。
贯通孔21具有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预定尺寸。另外,贯通孔21的尺寸不需要在全部贯通孔21中完全一致,只要在全部贯通孔21中能够视为实质上等同的值的程度(例如标准差为平均值的10%以下)即可。贯通孔21的尺寸可以通过蚀刻时间、蚀刻处理液浓度来调节。优选的贯通孔21的尺寸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9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