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运载气体中的固体燃料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24425.0 | 申请日: | 2011-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A.马宗达;S.R.米什拉;R.S.贝尼帕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严志军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运载 气体 中的 固体燃料 系统 方法 | ||
1. 一种系统,包括:
气化器,其构造成使固体燃料气化;以及
固体燃料供给器,其构造成在所述气化器的起动时期和稳态时期期间将含碳运载气体中的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到所述气化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包括在所述气化器的起动时期和稳态时期期间体积纯度均为至少约80%的二氧化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供给在所述起动时期期间从第一源获取且在所述稳态时期期间从第二源获取的含碳运载气体中的固体燃料,其中,所述第一源和第二源彼此不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一源包括提高油回收(EOR)管线、碳吸存系统或者储罐中的至少一个。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二源包括联接到气化系统的碳捕获系统。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供给在从所述起动时期到所述稳态时期的转变时期期间从所述第一源和第二源两者获取的含碳运载气体中的固体燃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在所述转变时期期间减少来自所述第一源的第一气体流量并增加来自所述第二源的第二气体流量。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使所述含碳运载气体中的固体燃料的粒子流体化。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具有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的原料制备单元,其中,所述原料制备单元构造成将所述固体燃料磨碎成粒子。
10. 一种系统,包括:
气化器燃料控制器,其构造成控制含碳运载气体中的固体燃料到气化器的供给,其中,所述气化器燃料控制器构造成在起动时期期间的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一源和稳态时期期间的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二源之间转变。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器燃料控制器构造成在从所述起动时期到所述稳态时期的转变时期期间结合来自所述第一源和所述第二源两者的含碳运载气体的气流,以使所述固体给料的粒子流体化。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器燃料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转变时期期间减少来自所述第一源的第一气体流量并增加来自所述第二源的第二气体流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包括在所述气化器的起动时期和稳态时期期间体积纯度均为至少约80%的二氧化碳。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一源包括提高油回收(EOR)管线、碳吸存系统或者储罐中的至少一个。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的第二源仅在所述气化器的操作期间可用。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联接到所述气化器燃料控制器的所述气化器、固体燃料供给器或原料制备单元或者它们的组合。
17. 一种系统,包括:
原料制备单元;
固体燃料研磨器,其构造成将固体燃料研磨成粒子;以及
固体燃料供给器,其构造成将所述粒子流体化到含碳运载气体中,所述含碳运载气体在气化器的起动时期期间来自第一含碳气体源并且在所述气化器的第二稳态时期期间来自第二含碳气体源。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在从所述起动时期到所述稳态时期的转变时期期间结合来自所述第一含碳气体源和所述第二含碳气体源两者的含碳运载气体的气流,以将所述固体给料的粒子输送到所述气化器。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供给器构造成在所述转变时期期间减少来自所述第一含碳气体源的第一气体流量并增加来自所述第二含碳气体源的第二气体流量。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运载气体包括在所述气化器的起动时期和稳态时期期间体积纯度均为至少约80%的二氧化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44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性钢表面的塑料加工组件
- 下一篇:具有共价结合肽的重组T细胞受体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