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9247.4 | 申请日: | 201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八重樫光俊;莲井昭宏;久保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帝国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疗法 用贴片 | ||
1.一种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具备通过与外部导体接触配置、将来自通电装置(14)的电流向所述外部导体输出的第一接触部件(30)和第二接触部件(34),所述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的特征在于,具备:
供体部分(16),其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中含有向所述外部导体渗透的药剂;
基准部分(18),其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部件(34),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件(34)的与同所述外部导体接触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载置有所述通电装置(14),并且,该基准部分(18)在所述外部导体上与所述供体部分(16)分离配置;
电极体(20、102),跨过所述供体部分(16)和所述基准部分(18)地设置,具有第一电极(38)和第二电极(40),所述第一电极(38)和第二电极(40)用于将来自所述通电装置(14)的电流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体(20)中,所述供体部分(16)是在具有柔软性的基底(21)的单面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8)的单面布线结构,
所述基准部分(18)是如下这样的双面布线结构,在所述基底(21)的一侧面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基底(21)的另一侧面上设置连接所述通电装置(14)与所述第一电极(38)以及连接所述通电装置(14)与所述第二电极(40)的第一接触端子线(42)和第二接触端子线(4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体(102)中,所述供体部分(16)是在具有柔软性的基底(108)的单面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8)的单面布线结构,
所述基准部分(18)是如下这样的双面布线结构,即,在所述基底(108)的与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38)的面同一面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40)、连接所述通电装置(14)与所述第一电极(38)以及连接所述通电装置(14)与所述第二电极(40)的第一接触端子线(114)和第二接触端子线(116),然后使所述基准部分(18)中的所述基底(108)弯折重叠而形成两片层叠结构,由此,在所述基准部分(18)的一侧面上配置所述第二电极(40),在另一侧面上配置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线(114)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线(116)与所述通电装置(14)连接的端子板(114a、116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线(114)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线(116),在其包括所述基准部分(18)中的所述基底(108)的弯折部(110)的一部分中,具有宽度比其他部分宽的加宽部(114c、116d)。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供体部分(16)和所述基准部分(18)之间的桥部分(26),
所述第一电极(38)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线(42)在所述桥部分(26)上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线(44)在所述桥部分(26)上相互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包围所述桥部分(26)而进行绝缘的保护层(3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线(42)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线(44)在所述桥部分(26)和所述基准部分(18)的所述表面上并列,并且,
所述各接触端子线(42、44)的一端侧在所述桥部分(26)上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38)和所述第二电极(40)电连接,所述各接触端子线(42、44)的另一端侧在所述基准部分(18)上分别与连接于所述通电装置(14)的连接端子(50、52)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体部分(16)和所述基准部分(18)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部突出形成有能够用人手把持的把持部(60、6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电渗疗法用贴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体部分(16)中的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在俯视下表示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的中心的中心标记(64),或在俯视下表示所述第一接触部件(30)的旋转方向的角度的角度标记(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帝国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帝国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92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