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疫组合物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8304.7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A·布克诺格;R·福拉特;D·克勒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K39/29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国梁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 组合 方法 | ||
发明背景
登革热是继疟疾之后的第二重要的热带传染病,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存在流行传播风险的区域。每年估计有5千万至1亿例登革热(Dengue fever),导致500,000患者因出血性(hemorrhagic)登革热而就医,并导致约25,000人死亡。登革热病毒传染在超过100个热带国家流行并且出血性登革热已经在这些国家中的60个有记录(Gubler,2002,TREND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趋势),10:100-103;Monath,1994,Proc.Natl.Acad.Sci.(美国科学院院刊),91:2395-2400)。
登革热由黄病毒属(flavivirus genus)的四种病毒引起,所述病毒具有相似的血清型但是在抗原方面有所不同(Gübler等,1988,在:Epidemiology of arthropod-borne viral disease(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病学)中.Monath TPM,编辑,Boca Raton (FL):CRC Press:223-60;Kautner等,1997,J.of Pediatrics(儿科学杂志),131:516-524;Rigau-Pérez等,1998,Lancet(柳叶刀),352:971-977;Vaughn等,1997,J.Infect.Dis.(传染病杂志),176:322-30)。″登革热病毒(dengue fever virus)″或″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是正义单链RNA病毒,其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genus)。RNA基因组包含5′I型末端(type I end)但是缺少3′聚腺苷酸(poly-A)尾部。基因组的组织包含以下元件:5′非编码区(NCR)、编码结构蛋白质(衣壳(C)、前膜(pre-membrane)/膜(prM/M)、包膜(E))的区域和编码非结构蛋白质(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的区域以及3′NCR。病毒基因组RNA结合衣壳蛋白从而形成核壳体。登革病毒基因组编码连续编码区,所述连续编码区被翻译为单个的多聚蛋白,所述单个的多聚蛋白经历翻译后加工,这对黄病毒而言是典型的。
登革病毒被保持在包括哺乳动物和伊蚊(Aedes mosquito)的循环内。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始于在被感染的伊蚊吸食血液期间登革病毒的注入,由此登革病毒主要沉积在血管外组织中。在蚊子叮咬后,病毒的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为约4天(3至14天)。
哺乳动物受试者被接种后,被感染的第一类哺乳动物细胞是树突细胞,树突细胞然后迁移到淋巴神经节(Wu等,2000,Nature Med.(自然医学),7:816-820)。除了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登革病毒的首要目标。在皮肤和淋巴神经节中的初始复制后,在急性发热期登革病毒出现在血液中,通常为3至5天。
一种血清型登革(dengue)的感染可能产生从非特异性病毒综合征(non-specific viral syndrome)到严重致死性出血疾病(severe fatal hemorrhagic disease)的一系列临床疾病。对登革热的常规实验室诊断是基于病毒的分离和/或对登革热病毒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的检测。原发感染可能是无症状的或者可能导致登革热。登革热表征为两个阶段的发热、头痛、身体不同部分的疼痛、衰竭、发疹和淋巴结病(Kautner等,1997,J.ofPediatrics(儿科学杂志),131:516-524;Rigau-Pérez等,1998,Lancet(柳叶刀),352:971-977)。病毒血症期(viremic period)与发热期相同(Vaughn等,1997,J.Infect.Dis.(传染病杂志),176:322-30)。登革热的治愈在7至10天后完成,而延长的虚弱是正常的。频繁发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的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