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音视频传输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1226.8 | 申请日: | 2011-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昭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236 | 分类号: | H04N21/236;H04N21/6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音 视频 传输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路音视频传输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多路音视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视频监控领域,人们通过多路视频监控系统,对管辖范围进行统一安防监控。随着集成化程度的发展,视频的路数越来越多,对编解码能力、网传能力与整套系统性能都提出了挑战;且随着路数的增多,多路同步播放也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
现有技术在实现多路同步播放时,常用方法是将各路音视频各自单独处理,从数据采集、编码、网络传输、再到解码以及输出,都是独自控制,只是在输出阶段进行播放的同步处理,在输出时做一个拼接以供多画面在一个显示器上输出。该方案使得各个通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控制简单。某一个通道出故障不影响其他通道的正常运行,且独立存储记录下来的音视频码流可以方便地供其他通用播放器播放。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网络传输需要占用多个通道独立地传输各路音视频码流,浪费网络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音视频传输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优化网络传输资源的利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音视频传输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多路音视频码流;
在合并处理环节,将各路音视频码流合并在至少一路复合码流中,其中,合并在复合码流中的每路音视频码流对应设置有用于标识所属音视频码流的码流标识;
基于网络传输协议向音视频接收端传输所述复合码流,以指示所述音视频接收端根据所述码流标识将所述复合码流拆分成为各路音视频码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路音视频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网络传输协议接收音视频发送端传输的至少一路复合码流;
在拆分处理环节,根据对应于每路音视频码流设置的码流标识,将所述复合码流拆分成为各路音视频码流;
对拆分后的各路音视频码流分别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路音视频传输装置,包括:
码流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多路音视频码流;
码流合并模块,用于在合并处理环节,将各路音视频码流合并在至少一路复合码流中,其中,合并在复合码流中的每路音视频码流对应设置有用于标识所属音视频码流的码流标识;
码流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网络传输协议向音视频接收端传输所述复合码流,以指示所述音视频接收端根据所述码流标识将所述复合码流拆分成为各路音视频码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路音视频处理装置,包括:
码流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网络传输协议接收音视频发送端传输的至少一路复合码流;
码流拆分模块,用于在拆分处理环节,根据对应于每路音视频码流设置的码流标识,将所述复合码流拆分成为各路音视频码流;
码流处理模块,用于对拆分后的各路音视频码流分别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路音视频处理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装置以及多路音视频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远程播放多路音视频的问题,通过将多路音视频码流整合为至少一路复合码流,减少了音视频码流的数量,因此在通过网络传输码流时,无需独立占用网络通道而出现有些通道忙碌有些通道空闲的现象,因而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进行数据报文合并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报文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路音视频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多路音视频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多路音视频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多路音视频处理的流程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多路音视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1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变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油井多功能负压多层配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