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0418.7 | 申请日: | 201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严立;黄立刚;童运民;陈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孟丽娟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设备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发明背景
trunk(链路聚集)技术是一种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实现负荷分担和冗余备份。目前,在以太网交换应用中,trunk技术被广泛应用。随着端口数量需求的不继增加,各类以太网交换设备开始采用多芯片堆叠方式来扩充端口数量,跨芯片trunk技术在多芯片堆叠基础上出现。
在多芯片堆叠时不同芯片的端口绑定在一起,通过跨芯片trunk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和负荷分担功能。跨芯片trunk要支持负荷分担,芯片间的堆叠端口带宽=端口带宽×端口数量。若一个端口带宽为1Gb,端口数量为10,则堆叠端口带宽为10Gb。
以框内(背板)以太网交换应用中为例,通常采用多个线卡通过两个交换芯片进行数据交互,这时两个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需要比较大的带宽。比如,在图1所示的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中,线卡1、线卡2和线卡3通过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进行数据交互。线卡1、线卡2和线卡3中的构成trunk的两条链路的带宽都为10G,由于线卡1、线卡2和线卡3传输给交换芯片A的数据有可能同时通过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传输到交换芯片B,因此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至少需要30G,才能满足数据交换的需要。而在图1中,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之间的堆叠端口为2×10=20G,满足不了数据交换的需要。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增加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的方法为:在两个交换芯片之间使用多个堆叠端口trunk在一起,从而提高堆叠端口带宽,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增加交换芯片之间的堆叠端口的带宽的方法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方法将占用每个交换芯片的多个端口来用作trunk在一起的堆叠端口,从而减少了每个交换芯片上的用于和线卡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导致交换芯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降低。
比如,如图2所示,将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的5个端口用作trunk在一起的堆叠端口,堆叠端口带宽达到50G。如果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上总共有10个端口,则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只剩下5个端口用于和线卡交互数据,交换芯片A和交换芯片B上的端口的利用率只有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
一种交换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交换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所述第一交换设备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以使得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设置堆叠端口,
所述的第一交换设备,用于接收需要转发的数据流,获取接收所述数据流的目的网络设备,判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的状态是否为正常,如果是,则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否则;通过和所述第二交换设备之间的堆叠端口,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第二交换设备;
所述的第二交换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到所述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将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目的网络设备。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交换设备优先选择本交换设备上的端口进行数据转发,从而可以大大地减少堆叠端口所需要的带宽,解决堆叠端口带宽不足的问题。可以减少交换设备上的堆叠端口的数量,增加交换设备上的用于和网络设备交互数据的端口数量,提高交换设备上的端口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应用场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0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