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U被动式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65036.6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3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志;尹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式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1U被动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CPU风扇是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是它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无论是为保持系统稳定,还是要挖掘系统潜能,都要让CPU“清爽”起来;随着天气渐暖,CPU散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们知道,CPU的工作温度关系到计算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要让CPU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降低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外,就是给CPU进行散热处理了,普通的CPU散热器散热温度效果不好,温度过高则影响CPU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1U被动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鳍片、背板和螺钉,鳍片设置在背板上表面上,所述螺钉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背板的左右两端,所述鳍片宽度与背板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U被动式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散热效果好,保持CPU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鳍片,3、U形槽,4、热管,5、螺钉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U被动式散热器,其结构包括鳍片2、背板1和螺钉5,鳍片2设置在背板1上表面上,所述螺钉5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背板1的左右两端,所述鳍片2宽度与背板1相同。鳍片2长度小于背板1长度,鳍片2下部即背板1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U形槽3,U形槽3相对扣合且相邻的两个槽口内壁相贴合,U形槽3内嵌入并焊接有两个U型的热管4(直径6mm,被打扁为3mm,并折弯成U型)。背板1为实体铜制品。
将CPU位于散热器正中下方,即两根热管4交汇处下方。CPU的热量迅速传到背板1,并最快传到U型热管4交汇处,U型的设计使得热量能够迅速的扩散到背板1的大部分,以便热量通过上方铜鳍片2进行散热。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U被动式散热器,其结构包括鳍片2、背板1和螺钉5,鳍片2设置在背板1上表面上,所述螺钉5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背板1的左右两端,所述鳍片2宽度与背板1相同。鳍片2长度与背板1长度相同,鳍片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螺钉5相配合的凹槽6。背板1为均热板。
它的特点为当一处受热时,能够将传导过来的热量迅速均散到均热板平面的各个部分。当CPU位于CPU散热器中间下方时,热量会迅速扩散至整个均热板平面,以便与其焊接的铜鳍片2有效的散热。搭配适当的风量,该散热器可解决130W CPU的散热问题。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抗冲击抗金属电子标签
- 下一篇:配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