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3980.X | 申请日: | 201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静怡 |
| 主分类号: | A47B41/00 | 分类号: | A47B41/00;A47B21/04;A47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媒体 教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教学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显示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多媒体教室需要配置专门的电脑台,价格高昂。同时,使用者有时候需要临时一个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一种能快速搭建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就显得十分必须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279086.0公开了一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装置,其包括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装置包括一教学主机和由该教学主机控制连接的学生机组成,所述教学主机和学生机均装配在箱壳体中,箱壳体排列设置,其上开设有显示屏窗口,该显示屏窗口处装配显示屏幕。这种教学装置过于庞大,无法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需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304520.6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的控制主机、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上并与所述控制主机相连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上并与所述控制主机相连的显示器。这种移动教学设备显然也是利用大型的台式机作为主机,不适合移动和便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轻松移动和收纳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所述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包含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一底座位于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柱的顶部设有一供笔记本电脑放置的第一台面,所述的第二立柱的顶部设有一供使用者休息的第二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台面通过第一关节部和第二关节部与所述的第一立柱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台面通过第三关节部和第四关节部与所述的第二立柱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为直型的中空的金属管,所述的底座为“L”型的中空的金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台面的上下边缘设有防滑条。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利用中空的金属管制成的立柱,实现整个装置的质量轻且便于移动,另外,通过四个关节部,供笔记本电脑放置的第一台面和供使用者休息的第二台面均可以全方位自由调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4为图3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轻松移动和收纳的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如图1 至图7所示, 一种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1,该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1包含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一底座13位于该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底部并分别与该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相连接,该第一立柱11的顶部设有一供笔记本电脑2放置的第一台面14,该第二立柱12的顶部设有一供使用者休息的第二台面15。
该第一台面14通过第一关节部111和第二关节部112与该第一立柱11相连接,该第二台面15通过第三关节部121和第四关节部122与该第二立柱12相连接。
该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为直型的中空的金属管,该底座13为“L”型的中空的金属管。
该第一台面14的上下边缘设有防滑条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静怡,未经郭静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3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FT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立体显示的像素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