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栽框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38722.4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纪火藤;萧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莲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植栽框架,特别关于一种具有一完整水循环的植栽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土地的高度开发利用,自然植披面积不断缩小,但人们仍然渴望亲近自然环境而希望稍微脱离水泥丛林的生疏感,因此室内外环境的绿美化便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期调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美感。
为了营造室内外的绿美化环境,不断有人提出植栽墙的概念,主要在有限的单位面积内,将植栽以垂直式栽培而形成一整个墙面的植栽型态。其中,将植栽改以垂直式栽种会面临到的课题包括如何充分浇灌植栽并提供充足照明,因此成为本业界人士亟待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栽框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完整的水循环,且防止栽培基质受冲刷,还能令植栽位于容易受光照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栽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框架单元,该框架单元包括一横框及二支柱,该横框受该二支柱所支撑,该二支柱的一者具有一第一通道,该二支柱另一者具有一第二通道,该横框内具有一引流道,该引流道连通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该横框具有多个栽培容穴,各该栽培容穴与该引流道连通;
一吸水单元,延伸于第一、第二通道及引流道内以导引水分;
多个盛装栽培基质及植栽的吸水容器,且该些吸水容器设置于各该栽培容穴内并与吸水单元接触以将吸水单元内的水分汲取传导至栽培基质以供植栽生长所需;
一循环模组,包括一输出管路、一输入管路、一水槽及一泵,该输入管路连接于泵及第一通道之间,该输出管路连接于第二通道及水槽之间从而该泵将水槽内的水自该输入管路输送至第一通道内以使水分藉由吸水单元的引导而依序流经第一通道、引流道及第二通道而后多余的水分经由输出管路回流至水槽内以形成一水循环。
其中,该吸水单元由若干棉绳组成。
其中,更包括若干将该些棉绳束缚固定于该引流道中预定位置的束带。
其中,该横框位于该二支柱顶端。
其中,该植栽框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及多个连接框体,该些连接框体连接于该些框架单元的横框之间以令该些横框彼此连结。
其中,更包括一输入汇流排及一输出汇流排,该输入汇流排连接于该输入管路及该些框架单元的多个第一通道之间,该输出汇流排连接于该输出管路及该些框架单元的多个第二通道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植栽框架,藉由在横框及支柱内设置若干流道,并搭配循环模组的泵、水槽等元件,藉此令水分依序循环至横框的引流道内,多余水分仍可回流至水槽内的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有效地植栽浇灌方式;同时,还利用导水件将水分间接地自引流道导引至栽培容穴内,因此在滋润栽培基质的同时,可以避免栽培基质直接受浇灌所可能产生的基质流失问题,从而确保栽培基质的完整,以维护良好的植栽生长环境;另外,将植栽栽种于横框的栽培容穴内,且该横框受该二支柱所架高,因此其较垂直式栽植的生态绿墙更为接近室内光源而容易受到室内灯照,故可具有充足的照明,而进一步利于植栽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横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植栽框架包括至少一框架单元10、多个连接框体20、循环模组30、一输入汇流排40、一输出汇流排50、一吸水单元60及多个吸水容器70。
该框架单元10包括一横框11及二支柱12,该横框11受该二支柱12所支撑,较佳者该横框11位于该二支柱12顶端,而横框11及支柱12的材质则可为木材、塑木、塑胶、金属或其它可提供支撑性或所需物理特性的材质所制成;该二支柱12的一者内部具有一第一通道121,该二支柱12另一者则具有一第二通道122,该横框11内具有一引流道111,该引流道111连通于该第一通道121及该第二通道122。此外,该横框11更具有多个栽培容穴13,各该栽培容穴13与该引流道11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莲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莲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8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豆芽的桶
- 下一篇:带有刮刀的灌木平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