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钳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5010.9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兵 |
| 主分类号: | B25B7/02 | 分类号: | B25B7/02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 地址: | 221141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钳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拆卸煤矿液压千斤顶高压胶管接头(或弯接头)的工具。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在煤矿生产中广泛应用,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千斤顶相连接的高压胶管接头(或弯接头)常因挤压、碰撞等原因折断,不仅造成工作液泄露,还给更换胶管带来不便,由于折断的胶管接头卡在千斤顶接口中,加之断接头受到密封挤压或本身锈蚀等原因,造成折断接头卡在千斤顶接口中不易取出,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当生产中出现折断接头的现象时,不仅需要停止高压供液,相当于停止整个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活动;而且通常先使用丝攻在折断的接头内部攻丝,然后拧上相应的螺丝的方法来拔出接头,这往往比较费时费力。由于折断接头上密封圈挤压、接头锈蚀、接头变形等种种原因,使得取出断接头的过程不顺利,极大影响高效生产。在顶板破碎处还容易因拉液压支架不及时造成顶板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公知的使用丝攻和相应的螺丝拔接头费时费力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钳子,该开口钳子拆卸接头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开口钳子由左右结构对称的两部分相连构成,每部分下部设有手把,手把内侧设有锁扣,手把上端内侧设有连接轴,手把上端设有直角折弯,直角折弯上端设有向外侧弯折的头钩,左右两部分通过连接轴活动相连。
开口钳子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构成,捏紧手把时钳口张开,当张开钳子手把时,钳口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可将钳子头部完全插入折断的接头中,在捏紧手把时,钳子头部张开,此时利用头部带钩的结构,可牢固挂住接头端部,便可将其取出。
钳子手把可增加加力杆,在遇到接头变形、接头锈蚀等情况不易直接拔出时,利用手把上的加力杆作为受力支点,利用螺丝刀等工具撬动钳子手把,便可将接头取出。
左右钳口两部分为倒楔形状,且闭合时为重叠状态,可在确保能伸入接口时尽量增大钳口尖部尺寸以满足转动空间及强度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推拉千斤顶胶管接头是最易被破坏的,由于胶管接头处空间狭小,为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利用开口钳子的小尺寸外形,可方便进行拔出接头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开口钳子利用头部带钩结构,可方便取出断在千斤顶里的管子接头,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开口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钩、2直角折弯、3连接轴、4锁扣、5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该开口钳子由左右结构对称的两部分相连构成,每部分下部设有手把5,手把5内侧设有锁扣4,手把5上端内侧设有连接轴3,手把5上端设有直角折弯2,直角折弯2上端设有向外侧弯折的头钩1,左右两部分通过连接轴3活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兵,未经杨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5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温变色显图案的贴膜
- 下一篇:跆拳道模拟人体训练靶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