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顶电源配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24545.4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顶 电源 配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顶电源配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顶内部的电源配置。
背景技术
现今为避免行车纠纷,多数驾驶人常会于车内自行加装行车记录器,或是为了导航的需求而加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此类型电子设备的电源来源,主要皆以中控台提供的点烟器电源为主。
当电子设备装置于挡风玻璃前或是后照镜底端时,电子设备的电源线常会垂挂于中控台前,以连接至设置于点烟器的电源,既不美观且还会有影响行车时的视线,甚至因电源线缠绕到排档杆,造成安全上的疑虑。
亦有许多驾驶人为了避免垂挂的电源线影响行车视线,会将电源线沿着车内顶棚、车体内边缘一路拉设至位于点烟器的电源位置,但此种方式除需要很长的电源线且在车内固定电源线路的不方便外,还会破坏车内空间的整体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汽车车顶电源配置,适用于汽车车顶内部,该配置美观且不会影响行车时的视线,不会造成安全上的疑虑。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顶电源配置,设置于一车体内,包括:一车内顶棚;一车顶外壳,与该车内顶棚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电源供应线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电源接头,与该电源供应线路相连接且固设于该车内顶棚上。
上述汽车车顶电源配置在车内顶棚上可包括有一照明灯,电源接头即固设于照明灯上,与设置于车顶容置空间内的电源供应线路电性连接。照明灯可为惯常设置于前座位置车内顶棚上的照明设备,此时固设于照明灯上的电源接头,可提供设置于前挡风玻璃或后照镜上的行车记录器等电子设备所需的电源,如此即无需将电子设备的电源线垂吊连接至位于点烟器的电源,则不会有垂吊的电源线影响行车视线、破坏车内美观及影响排档的情况发生。
再则因电源接头设置于车内顶棚上,即不需要为了行车安全,而额外加长电源线,使电源线沿车内顶棚、车体内边缘一路绕设至位于点烟器的电源位置,如此亦可维持车内整体设计。
上述照明灯亦可为惯常设置于后座位置车内顶棚上的照明设备,此时固设于照明灯上的电源接头,即可提供车后监视器或额外照明光源的电源需求。
上述汽车车顶电源配置在车内顶棚上可包括有一天窗开关总成,电源接头即固设于照明灯上,与设置于车顶容置空间内的电源供应线路电性连接,以提供如行车记录器等电子设备所需电源。
上述汽车车顶电源配置在车内顶棚上可包括有与其相连接的一后照镜,电源接头则固设于后照镜上,与设置于车顶容置空间内的电源供应线路电性连接,以提供设置于前挡风玻璃或后照镜上的行车记录器等电子设备所需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电源配置,适用于汽车车顶内部,该配置美观且不会影响行车时的视线,不会造成安全上的疑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车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车体
10 车内顶棚
11 车顶外壳
12 容置空间
13 电源供应线路
2 后照镜
21 电源接头
3 行车纪录器
4 前座照明灯
41 电源接头
5 后座照明灯
51 电源接头
6 车后监视器
7 天窗开关总成
71 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车体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汽车车顶电源配置为设置于一车体1内,包括有:一车内顶棚10、一车顶外壳11、一电源供应线路13、一后照镜2以及一电源接头21。其中,车内顶棚10与车顶外壳11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2,电源供应线路13则设置于容置空间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4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