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3812.X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芳;宋彬;张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6/04 | 分类号: | E21B36/04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马洪发 |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 电磁 超导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有管状通道的热交换装置,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后,其温度应保持至凝固点以上,否则在管线输送中极易凝结、结腊,甚至造成地面管线堵塞,无法实现原油顺利集输。对于较长距离的输油管线,有些管道输送距离远,输送量低,热力条件差,液体在起点所升的温度无法保证其输送至终点时温度仍高于凝固点,特别在那些贫油井或间歇出油的井,此矛盾更为突出。长期以来,为提升输油管道温度,大部分油田采用的是由远距离集中供热站通过管线供热水,来解决井口采出原油加热升温和输送的问题,但是热水远距离循环,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还会增加大量的一次性投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低温、高凝固点采用先进的电磁加热与超导液传热技术,节能、高效、省材可实现远程监控的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技术方案是: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是由加热器壳体和加热盘管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改进,加热器壳体的底部连接了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内填充导热液,加热盘管盘绕于加热器壳体中、其两端贯穿加热器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器是由电磁加热器和覆盖的加热板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盘管在加热器壳体内的管程为翅片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器壳体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盘管的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以及电磁加热器与操作控制器相电路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壳体的壳层内设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结构设计合理,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具有节能,省材等优点,同时与单纯用电磁加热的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电磁加热器与油气管道用加厚钢板分开,避免外泄导致油气与电接触。箱体加装安全阀,当温控器失效后,被过度加热的超导液体积膨胀后,箱体可泄压,避免管道因过度加热而发生危险。温控箱将数据上传远程监控系统,用户可对产品进行远程监控,对温度压力值进行预警。加厚钢板将电与外泄油气分离,避免发生爆炸危险。
附图说明
图1 为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电磁超导换热器,是由加热器壳体1和加热盘管2构成,在壳体1的壳层内装有保温棉,避免热量损耗。加热器壳体1的底部连接了加热器3,加热器3是由电磁加热器5和覆盖的加热板6构成。加热器壳体1座于加热板6上。在加热器壳体1内填充导热液4,加热盘管2盘绕于加热器壳体1中、其两端贯穿加热器壳体1。加热盘管2在加热器壳体1内的管程为翅片管,可加大换热面积。在箱体上设有安全阀。
加热器壳体1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加热盘管2的入口温度传感器9和出口温度传感器10以及电磁加热器5与操作控制器11相电路联接,可实现远程监控,节省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航天三沃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3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
- 下一篇:坐封可靠易解封螺杆泵油管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