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可调式弹性胶泥缓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01537.8 | 申请日: | 201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懿兵;张宝国;赵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捷瑞特弹性阻尼体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F16F9/30 | 分类号: | F16F9/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调式 弹性 胶泥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可调式的弹性胶泥缓冲器,是涉及一种以弹性阻尼体为介质的阻尼器,弹性阻尼体是一种可压缩半流体高分子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弹性阻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弹性阻尼减震,缓冲技术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军工、铁路、航天、航空、建筑等领域中,尤其是带有手动可调功能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可以手动调节阻尼力的范围而适应变化的载荷工况并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保护设备在振动中能不受损坏。
目前市场上有的弹性阻尼缓冲设备虽减少了设备在振动中免受破坏的可能性,但很难适应不同冲击载荷和复杂变化的工况环境,同时若更换阻尼器既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抗振动载荷可调节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当载荷变化时可以手动调节来适应不同的环境,以便更加高效的起到减震的效果。该缓冲器活塞处有过留孔,同时与之配合的活塞头同样有过留口,上端是可调式活塞杆,由该活塞杆旋转控制重合的过留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手动可调式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可调式活塞杆、锁紧螺母、活塞杆套、缸盖、缸体、活塞头、活塞和密封装置组成,活塞头处有活塞头过留口,可调式活塞杆下端有活塞过留口,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杆下端的活塞和活塞头的重合面积来适应不同的载荷工况。
手动可调式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组成原件皆为圆柱形,缸体内部是具有可压缩的高分子弹性阻尼体化合物介质。当设备受到冲击能量小的振动时,活塞杆(1)压缩缸体内部的弹性阻尼体介质,缸体内部阻尼力也随之增大,顺势调节活塞杆(1)上端锁紧螺母(2)上的刻度线,使活塞头(6)与活塞(7)的过留口较大。当设备受到冲击能量大的振动时,同理调节活塞杆(1)上端锁紧螺母(2),使活塞头(6)与活塞(7)的过留口较小。当冲击外力消失时,利用阻尼介质预先贮存的弹性势能便可自动复位。随着不同载荷的要求均可以调节活塞杆上端锁紧螺母(2)来满足需求,该种缓冲器不但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环境,同时方便高效,还降低了更换缓冲器的成本,是保护各种设备的理想选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调节阀可以改变冲击能量来满足不同工况。
2.本实用新型在设备承受不同冲击载荷振动时可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3.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半流体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压缩性,特殊的化学惰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器承受小型冲击振动时过留口面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器承受大型冲击振动时过留口面积示意图。
图中:1-可调式活塞杆,2-锁紧螺母,3-活塞杆套,4-缸盖,5-缸体,6-活塞头,7-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手动可调式弹性胶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式活塞杆(1)、锁紧螺母(2)、活塞杆套(3)、缸盖(4)、缸体(5)、活塞头(6)、活塞(7)和密封装置组成,活塞头处有活塞头过留口,可调式活塞杆下端有活塞过留口,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杆下端的活塞和活塞头的重合面积来适应不同的载荷工况。
参见图2、3,缓冲器的组成原件皆为圆柱形,缸体内部是具有可压缩的高分子弹性阻尼体化合物介质。当设备受到冲击能量小的振动时,活塞杆(1)压缩缸体内部的弹性阻尼体介质,缸体内部阻尼力也随之增大,顺势调节活塞杆(1)上端锁紧螺母(2)上的刻度线,使活塞头(6)与活塞(7)的过留口较大,如图(2)所示。当设备受到冲击能量大的振动时,同理调节活塞杆(1)上端锁紧螺母(2),使活塞头(6)与活塞(7)的过留口较小,如图(3)所示。当冲击外力消失时,利用阻尼介质预先贮存的弹性势能便可自动复位。
由图2可知,调节活塞杆端部旋钮至该位置时,此时阻尼力稍大,由过留口的面积可知此工况属于小型冲击载荷振动。
由图3可知,调节活塞杆端部旋钮至该位置时,此时阻尼力较大,由过留口的面积可知此工况属于大型冲击载荷振动。
该装置主要通过力的作用来手动调节阻尼力使其在一个范围内适应不同的载荷工况,从而提高减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捷瑞特弹性阻尼体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市捷瑞特弹性阻尼体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1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麦氟逊式减振器储油筒
- 下一篇:夹钳式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