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9816.7 | 申请日: | 201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吴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瑞荣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韩建英 |
| 地址: | 4300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基站 蓄电池 远程 综合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开关电源、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上位机与网管系统相连、通过网管系统上位机与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相连,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和蓄电池组配连;上位机通过网管系统与开关电源相连、开关电源与蓄电池组相连;蓄电池组由单体电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3)受控于上位机(1);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3)包括监控器(14)、维护模块(11)、电压模块(17)、电流模块(18)、双向隔离器(9)、温度传感器(10)、电池修复仪(7);监控器(14)分别与维护模块(11)、电压模块(17)、电流模块(18)、电池修复仪(7)配连并通过通信线实现通信连接,维护模块(11)与单体电池相连,监控器(14)和电压模块(17)分别与蓄电池组(4)相连;电池修复仪(7)与蓄电池组(4)中的各单体电池分别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3)的监控器(14)设置在各基站;网管系统(2)与在线监测维护修复装置(3)的监控器(14)相连;上位机(1)作为一级控制中心或多级控制中心的主控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维护模块(11)安装在一个蓄电池上,维护模块共有六根线同蓄电池相连,即二根电压检测线、二根内阻检测线、二根充放电控制线,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维护模块(11)与单体电池之间、电压模块(17)及监控器(14)与蓄电池组(4)之间均装有双向隔离器(9);双向隔离器(9)中的电压检测和内阻检测采用光耦隔离形式,充电、放电隔离采用继电器隔离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10)附接在维护模块(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器(14)与维护模块(11)配连采用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器(14)维护模块(11)配连采用串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维护模块(11)由电压监测电路(405)、内阻检测电路(406)、恒流充电控制电路(409),放电控制电路(407)、A/D转换电路(404)、高速MCU微电脑控制器(410)、RS485通信控制电路(403)、隔离电源(411)、通信隔离器(402)构成,电压监测电路(405)、内阻检测电路(406)、放电控制电路(407)、恒流充电控制电路(409)接A/D转换电路(404),RS485通信控制电路(403)、恒流充电控制电路(409),放电控制电路(407)、A/D转换电路(404)接高速MCU微电脑控制器(410),RS485通信控制电路(403)与监控器(1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基站蓄电池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器(14)采用四芯端口(401)与维护模块(11)、电压模块(17)、电流模块(18)连接,四芯端口(401)安装有RS485通信线和电源线,RS485通信线与电源共地线;监控器(14)利用 RS485或TCP/IP、GPRS类型的通信线路与网管系统(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瑞荣,未经吴瑞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98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