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瓣缝合线包装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6197.6 | 申请日: | 201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包昌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线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瓣缝合线包装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换瓣缝合线包装袋主要由针头、换瓣线和垫片组成,其主要用于心脏换瓣手术中。目前,换瓣缝合线包装袋一般是盛放在普通包装袋或包装卡中。此类包装袋或包装卡需要确保使用前,换瓣缝合线的各个部件的安全、卫生和完整性;需要确保临床手术使用时,换瓣线能够快速释放,并避免打结。而现有的包装袋或包装卡不能完全保护换瓣缝合线,容易导致换瓣线在拉出时容易打结;不能保护垫片被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换瓣缝合线包装袋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底片,所述的袋体底片上固定设置用于放置换瓣线和垫片的多通道板及用于固定针头的针头固定片,所述的袋体底片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有下折片和上折片,所述的下折片和上折片折合后分别封住多通道板的两端。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折片内表面设置粘性带,粘性带与多通道板下端表面粘合后封住多通道板下端。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片内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柔性保护片Ⅰ和柔性保护片Ⅱ,下折片折合后,所述的柔性保护片Ⅰ挡住多通道板上端的通道,所述的柔性保护片Ⅱ与针头固定片重叠在一起保护针头。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板中设置一组通道。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底片上固定设置2片针头固定片。
所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片上固定设置2片柔性保护片Ⅱ。
上述的换瓣缝合线包装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多通道板中可放置垫片和换瓣线,避免换瓣线缠绕在一起,避免垫片被压坏;针头固定片上可放置针头,保护针头。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换瓣线抽拉释放迅速,拉出后自然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性带;2-下折片;3-袋体底片;4-柔性保护片Ⅰ;5-柔性保护片Ⅱ;6-上折片;7-针头固定片;8-多通道板;801-通道;9-针头;10-换瓣线;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换瓣缝合线包装袋包括袋体底片3, 袋体底片3两端一体成型设有下折片2和上折片6。袋体底片3、下折片2和上折片6由木浆纸制成。袋体底片3上固定设置了多通道板8,多通道板8中设有一组通道801,多通道板8由PE塑料制成。多通道板8用于放置换瓣线10和垫片11。多通道板8上端固定设置针头固定片7,最优选是平行设置两片针头固定片7,针头固定片7用于固定针头9。
下折片2内表面上固定设置粘性带1。当下折片2折合后,下折片2的上沿挡接在多通道板8下端表面上,并通过粘性带1将其固定住,封住多通道板8的下端。
上折片6内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柔性保护片Ⅰ4和柔性保护片Ⅱ5,柔性保护片Ⅰ4和柔性保护片Ⅱ5平行设置,最优选的方式是设置1片柔性保护片Ⅰ4和2片柔性保护片Ⅱ5。当上折片6折合后,上折片6的上沿挡接在多通道板8上端表面上;柔性保护片Ⅰ4挡住多通道板8上端的通道801,防止垫片11滑出通道801;柔性保护片Ⅱ5与针头固定片7重叠在一起保护针头9。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可以包装1-16支换瓣缝合线,多通道板8中可放置垫片11和换瓣线10,避免换瓣线10缠绕在一起,避免垫片11被压坏;针头固定片7上可放置针头9,保护针头9。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换瓣线10抽拉释放迅速,拉出后自然流畅。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6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内部开口的薄壁零件的结构
- 下一篇:汽车碰撞后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