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3676.2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杰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葛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炉上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燃气炉,其实有近一半的燃气浪费了。燃气被浪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燃烧不充分,亦称“化学热损失”,未被燃尽的燃气白白的浪费掉了;(2)大气式炉具是靠火焰通过对流传热给锅底,但火焰与锅底的接触只是一瞬间,大量的热量未被利用就散发到空间,这被称为“热物理损失”。所以大气式燃气炉热效率通常只有55%。
为了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专利号为20052012972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出火器,包括与进气管连通的进气室,在进气室的上方开口上安装有陶瓷板。在陶瓷板上开有蜂窝状通气孔,在陶瓷板外安装有金属网。进气室内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75-90mm。这种红外线出火器在进气室的上方开口上安装有陶瓷板。通过陶瓷板产生的远红外线辐射,起到增加热值的作用。陶瓷板上的金属网可以起到聚热的效果,将尾气充分燃尽,从而起到双重燃烧的作用。
但是,上述的红外线出火器使用的金属网聚热的效果不明显,相反,甚至会影响陶瓷板的红外辐射作用。且使用的陶瓷板比较薄、表面平滑,产生的远红外线辐射比较弱,增加热值的作用不够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辐射作用较强的燃烧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燃烧器包括:进气管、与进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室、以及装在进气室上方的红外辐射板,所述红外辐射板设有连通进气室与外部空气的火孔,所述红外辐射板的上表面设有交替的凸环带和凹环带,红外辐射板的上表面的纵切面为波浪形。
为了增强红外辐射板的红外辐射能力,所述红外辐射板的厚度为1-3cm。所述红外辐射板可以为红外辐射能力较强的陶瓷板。
为了进一步增强燃烧器的红外辐射能力,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燃烧器还包括设于红外辐射板上方的具有红外线发热功能的耐高温网,该耐高温网的形状与红外辐射板的上表面相吻合(设有交替的凸环带和凹环带),所述的耐高温网可以为红外线发热功能较强的铁铬铝合金网。或者,在上述红外辐射板的上表面喷涂一层金属釉,亦能替代耐高温网,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为了使得燃烧器更加美观,上述的火孔可以是圆孔、方孔、三角形孔或六角形孔,还可以为其他常见形状的孔。
为了适应现有燃气炉的结构,上述进气室的横截面为圆形,同时,为了适应小型的燃气炉结构,并适合放置小型的锅体,进气室的直径为75-90mm。
为了增大燃气的向火孔喷出的力度,提升火力,上述进气管穿过进气室的侧壁伸进进气室内,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室底部的中央,在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前方设有一固定在进气室底部的挡板,燃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进气室,从进气管的出气口喷出,并喷向挡板,受到挡板的阻力向四周散射,再从红外辐射板的火孔喷出。由于挡板的阻力,能够加大燃气的向火孔喷出的力度,提升火力。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燃烧器结构,炉具的红外辐射板上设有8000多个火孔,燃气从细小的火孔中喷出,加大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面,使燃气有足够的空气燃烧,减少了“化学热损失”。同时,特殊材料制成的红外辐射板将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红外线辐射传递,且红外辐射板上表面“波浪形”的特殊设计,增强了红外辐射板的红外辐射能力,更加有效地使热能被加热物体所吸收,大大减少了热物理损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的热效率高达90%,按折算比普通的燃气炉可节约3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红外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红外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红外燃烧器的红外陶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红外燃烧器的进气室和进气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外燃烧器,包括进气管4、与进气管4相连通的进气室1、以及装在进气室1上方的红外陶瓷板2。进气室1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75-90mm。红外陶瓷板2的厚度为1-3cm,设有连通进气室1与外部空气的圆形火孔5。红外陶瓷板2的上表面设有交替的凸环带2-1和凹环带2-2,使其上表面的纵切面为波浪形,红外陶瓷板2的上表面喷涂一层金属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杰,未经李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3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固渣裂解装置
- 下一篇:制备多取代异喹啉及其类似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