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章式涂胶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81757.9 | 申请日: | 201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H05K1/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章 涂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章式涂胶治具。
背景技术
业内的相机模组(Camera Module)是由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与镜头通过胶相互固定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通过在不锈钢材质的板上做成规则的凹槽(以下称刮胶台),凹槽的大小与镜头的大小一致,把高温固化胶均匀的涂在凹槽中,再把镜头底部组装在凹槽上,从而镜头的底部会有高温固化胶,再把镜头从凹槽中取下,组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但在生产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会发生溢胶、沾胶、飞胶等状况,影响产品的品质。
溢胶:顾名思义就是指员工在把高温固化胶均匀涂在刮胶台上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控制胶量,导致刮胶台上胶量过大,镜头的定位柱与光电传感器距离很近,只有0.1mm,高温固化胶通过镜头定位柱涌到光电传感器四周,并在经过烤箱固化过程中,胶膨胀衍生到光电传感器的成像区。
粘胶:就是指员工在组装镜头到印刷电路板过程中,镜头底部定位柱上的胶接触到光电传感器的成像区上。
飞胶:在镜头组装到刮胶台时,因镜头底部四周是平面,受压力所致,胶会飞溅到镜头内的滤光片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在组装相机模组过程中胶水接触到镜头底部之外部位的印章式涂胶治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章式涂胶治具,包括一个与镜头形状、大小一致的涂胶块,在该涂胶块的底部具有定位柱。
所述定位柱设置有两个,均位于涂胶块底部边缘。
所述涂胶块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定位柱分布在涂胶块底部对角线的两端。
所述涂胶块的顶部固连有柱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先将印章式涂胶治具的涂胶块底部与刮胶台上涂有胶水的凹槽接触,使涂胶块底部粘有胶水,然后再将涂胶块底部与印刷电路板的用于连接镜头的部位接触,最后把镜头粘接在到印刷电路板上,通过治具沾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胶量会很少,这样能有效防止胶水接触到镜头光电传感器的成像区或镜头内的滤光片面上;此外,涂胶块的顶部具有柱子,便于人手取放和控制,还具有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刮胶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涂胶块;1-1、定位柱;2、柱子;3、刮胶台;3-1、凹槽;3-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印章式涂胶治具,包括一个与镜头形状、大小一致的涂胶块1,该涂胶块1的横截面为方形。在该涂胶块1的底部具有两个定位柱1-1,该两定位柱1-1分布在涂胶块1底部对角线的两端。所述涂胶块1的顶部固连有圆柱形柱子2。
所述定位柱1-1是与刮胶台3上凹槽3-1中的定位孔3-2相配合的。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1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螺丝刀的眼镜
- 下一篇:编预绞丝时防导线扭转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