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0820.9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孝堂;毛卫东;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孙海英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带钢 轧机 轧辊 轴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钢热轧装备,具体地指一种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带钢精轧轧机轧辊的轴向固定锁紧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采用液压系统锁紧固定方式,另一种为采用板销机械锁固定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液压系统锁紧固定装置大多应用在热轧宽带钢轧机上,其优点是轧机稳定好,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大型化、投资多、维护难度大。板销机械锁紧固定装置大多应用在窄带钢或中宽带钢轧机上,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小,其不足之处在于板销变形严重,轧机稳定性差。
四辊轧机由两根支撑辊和两根工作辊组成,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靠板销锁紧,两根工作辊之间靠弹性体固定。由于轧辊轴向力较大,板销磨损变形加剧,弹性体径向冲击,板销和弹性体的使用寿命都很短,备件消耗率高。同时,由于工作辊的轴向固定难以保证,影响轧制稳定性。
此外,四辊轧机支撑辊是采用制止板固定在机架上,支撑辊安装时,先松开制止板的三个固定螺丝,打开制止板后支撑辊固定侧耳脱离制止板,支撑辊装进机架后再合拢制止板,紧固固定螺丝,从而完成支撑辊的安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辊固定侧耳磨损与制止板间间隙扩大,导致支撑辊在机架内轴向窜动,影响轧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解决支撑辊和工作辊轴向窜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包括通过制止板固定于机架上、下两端的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以及设置于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之间的两根工作辊。所述上支撑辊与其邻近的工作辊之间、下支撑辊与其邻近的工作辊之间、以及两根工作辊的辊座之间为凸凹槽镶嵌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制止板上远离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一端的固定螺钉为调整螺钉,可调整制止板与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制止板与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之间无间隙轴向锁紧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凸凹槽镶嵌配合的深度为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的新辊尺寸与报废尺寸的差值;所述两根工作辊之间凸凹槽镶嵌配合的深度为工作辊的新辊尺寸与报废尺寸的差值,从而保证辊座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的上支撑辊与其邻近的工作辊之间、下支撑辊与其邻近的工作辊之间、以及两根工作辊的辊座之间为凸凹槽镶嵌配合,可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消除工作辊之间的轴向位移,减少工作辊的冲击载荷,提高工作辊在机架内的稳定性,改善轴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制止板上远离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一端的固定螺钉为调整螺钉,可调整制止板与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制止板与上支撑辊或下支撑辊之间无间隙轴向锁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带钢四辊轧机轧辊轴向锁紧装置,包括通过制止板5固定于机架1上、下两端的上支撑辊2和下支撑辊3,以及设置于上支撑辊2和下支撑辊3之间的两根工作辊4。上支撑辊2与其邻近的工作辊4之间、下支撑辊3与其邻近的工作辊4之间、以及两根工作辊4的辊座之间为凸凹槽镶嵌配合。
为了便于装配,并考虑装配的系统误差,设计凸凹槽镶嵌配合的凹槽时槽口按照5×30°进行倒角加工,槽底宽度与工作辊凸起部分配合间隙控制在1mm之内。上支撑辊2或下支撑辊3与工作辊4之间凸凹槽镶嵌配合的深度为上支撑辊2或下支撑辊3的新辊尺寸与报废尺寸的差值;两根工作辊4之间凸凹槽镶嵌配合的深度为工作辊4的新辊尺寸与报废尺寸的差值,从而保证辊座的通用性。
在制止板5与机架1的联接方面,制止板5上靠近上支撑辊2或下支撑辊3的一端仍利用原有的固定螺丝,制止板5上远离上支撑辊2或下支撑辊3一端的固定螺钉为调整螺钉6,调整上支撑辊2及下支撑辊3辊座与机架1之间的轴向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交联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注塑模机器人自动上下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