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电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9616.5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仕生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9/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以LED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电筒。
背景技术
随着LED发光二极管技术的不断提高改进,以LED作为光源已成为目前在电光源领域中节能减排的普遍选择。在照明用手电筒中以LED发光二极管取代传统的灯丝灯泡已日渐渐盛行,但目前已有的LED光源手电筒,连接结构相对复杂,零碎的部件多,安装繁复,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对于LED晶片的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散热环节多导致散热效果差,手电筒的使用寿命短。大大影响了LED光源手电筒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安装简便的LED光源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ED光源电筒,包括有常规的灯头、筒身、后盖,以及作为发光光源的LED晶片,其特征在于:在筒身的上端部设有一散热座,散热座中央开有浅凹槽,LED晶片及玻纤双面铜板固定紧贴于浅凹槽内,LED晶片的驱动线路板设在散热座槽孔的下部,散热座槽孔设有凸沿,凸沿向内翻边扣接驱动线路板并形成电源负极。进一步地,散热座外壁有外螺纹,筒身上端部内壁设有与散热座外壁外螺纹对应旋接的内螺纹。散热座下部的驱动线路板上还接有向外伸出的锥形弹簧罩,弹簧罩与作为电源正极的电池弹簧压紧连接。在散热座上、LED晶片处设有压片。灯头与筒身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散热座直接与电筒筒身紧密连接,LED晶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迅速传递到筒身外,没有多余的连接环节,散热效果好。2、凸沿向内翻边扣接驱动线路板并形成电源负极,减少了传统的电源负极连接线路,使整体更简洁紧凑,可靠性高。3、锥形弹簧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电池接触更可靠。4、零散部件大大减少,安装容易,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散热座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灯头 2筒身 3后盖 4LED晶片 5散热座 51浅凹槽
52槽孔 53凸沿 6玻纤双面铜板 7压片 8驱动线路板
9锥形弹簧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LED光源电筒主要由常规的灯头1、筒身2、后盖3构成,LED晶片4作为发光光源。筒身2与灯头1螺纹连接,在筒身2与灯头1连接处、筒身2的上端部设有一铝质的散热座5,散热座5外壁有外螺纹,筒身2上端部内壁设有与散热座5外壁外螺纹对应旋接的内螺纹。散热座5中央开有浅凹槽51,LED晶片4及玻纤双面铜板6固定紧贴于浅凹槽51内,玻纤双面铜板6主要起支承LED晶片4,传导LED晶片4产生的热量和接线的作用,且LED晶片4表面还设有压片7。LED晶片4的驱动线路板8设在散热座槽孔52的下部,LED晶片4的电路元件布置于驱动线路板8上,驱动线路板8的底面设有一圈导电铜层,散热座槽孔52设有凸沿53,凸沿53向内翻边扣接驱动线路板8的导电铜层,并形成电源负极。散热座5下部的驱动线路板8上还接有向外伸出的锥形弹簧罩9,锥形弹簧罩9与下方作为电源正极的电池弹簧压紧连接。锥形弹簧罩9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电池正极接触更可靠。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它等同、类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仕生,未经罗仕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9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