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3836.9 | 申请日: | 201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翀;陈杰;胡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整体 密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中的极柱密封组件,尤其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极柱主要材料为铅及其合金,在有硫酸溶液的酸性环境下,处于气体、固体、液体三相界面的铅及其合金会发生化学反应,其主要反应为电化学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将这一系列的反应称作腐蚀。从原理分析,在铅酸蓄电池内部高湿度、高酸性的环境下,极柱的腐蚀是不可免的,但腐蚀的快慢和程度受到极柱的铅合金成分、表面光洁度、极柱密封结构、密封胶的粘接性能、蓄电池装配工艺和蓄电池的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极柱密封形式主要分为熔铅密封、灌胶密封和机械密封。图1为现有铅酸蓄电池中极柱部位的剖视图,极柱2的末端与汇流排6相连接,电池盖1通过色胶3与密封胶4固定在极柱2的外侧,在电池盖1的底端与极柱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在极柱2的表面纵向设有沟槽11,该结构通过电池盖1、色胶3、密封胶4以及密封圈5对极柱2起到密封的效果。
然而,由于上述结构中密封部件较为简单,密封高度低,导致极柱只有一部分可以得到良好的密封,极柱中密封部位的线性距离较短,而电池盖的底端至汇流排的顶部之间裸露于高湿高酸性环境中,因此,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内有可能因为腐蚀而造成极柱密封结构的破坏,导致极柱部位漏出电解液,腐蚀设备和连接件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密封组件从而增加了极柱的密封部位高度的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极柱的末端设置在汇流排的顶部,电池盖通过色胶与密封胶包裹在所述极柱的外侧,在所述极柱的外侧表面还包裹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包裹在所述电池盖底端的外侧,所述密封组件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汇流排的顶部表面。
所述密封组件由密封罩与密封环构成,所述密封罩与所述密封环均包裹在所述极柱的外侧,并且依次设置在所述汇流排的上侧,所述密封罩通过所述密封胶固定在所述极柱的外侧。
所述密封罩的底端卡设在所述密封环上的卡槽中,所述密封罩的顶部端面向上延伸形成延伸端并包裹在所述电池盖的底端。
所述延伸端通过所述密封胶固定在所述电池盖底端的外侧。
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极柱的外侧表面。
在所述极柱的表面纵向设有至少三个沟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组件将极柱部位密封高度延伸至极柱的底部,并且通过浇注密封胶进行固定,从而增加了极柱中密封部位的高度,在壳盖组件和总体结构不变的状况下,大大增加了极柱受到密封部位的线性距离,从而延长了极柱的腐蚀路径,在产品的使用寿命期内可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铅酸蓄电池中壳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密封罩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密封环的剖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如下:
1-电池盖 2-极柱 3-色胶
4-密封胶 5-密封圈 6-汇流排
7-密封罩 8-密封环 9-延伸端
10-卡槽 1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柱整体式密封用密封组件,结构包括电池盖1、极柱2、汇流排6与密封组件。其中,极柱2的末端设置在汇流排6的顶部表面,电池盖1通过在电池盖1与极柱2之间浇注的色胶3与密封胶4包裹在极柱2的外侧,色胶3的凝固后的顶部端面与电池盖1的顶部端面呈同平面设置。密封组件设置在电池盖1的底部,并且包裹在电池盖1与极柱2的外侧。其中,密封组件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延伸端,该延伸端包裹在电池盖底端的外侧,密封组件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汇流排的顶部表面,密封组件通过密封胶与电池盖1以及极柱2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光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3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张线夹
- 下一篇:一种弧形按键彩晶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