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9749.6 | 申请日: | 2011-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湘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屏蔽门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了节能减排和保证乘客安全,许多轨道交通站台上都安装上屏蔽门。正常情况下,屏蔽门在发出关闭报警响声后,乘客就不应该再上车,但是有些乘客为了“挣分夺秒”硬是强行向上挤,从而有可能被夹在关闭的屏蔽门和车厢门之间,车辆一旦启动就会发生伤亡。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以避免这种事故发生,使屏蔽门成为真正的“安全之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屏蔽门的运行,一旦发生乘客夹在屏蔽门与车厢门就可以及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意外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监控站台屏蔽门轨行区域的摄像头、与摄像头连接的主控计算机,与主控计算机连接的车控室监控显示单元和司机监控显示单元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中,所述主控计算机上还连接有警报输出单元。所述警报输出单元包含有警示灯和蜂鸣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安装在屏蔽门顶部位于站台边缘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所述主控计算机还连锁屏蔽门和/或车厢门。这样,可以实现屏蔽门和车厢门在监控系统下的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意外状况发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就可以判定是否有人员(或异物)出现在监控区域,并实时回传监控影像与报警信息,司机与站务人员可立即得知报警信息,由监控屏幕实时看见现场状况,达到及时监控实时处理,避免有乘客夹在屏蔽门与车厢门中间而导致意外状况的发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时监控屏蔽门轨行区域、避免有乘客夹在屏蔽门与车厢门中间而导致意外状况发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摄像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00-摄像头,200-主控计算机,300-车控室监控显示单元,400-司机监控显示单元,500-报警输出单元,501-警示灯,502-蜂鸣器,10-屏蔽门,20-站台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由摄像头100、主控计算机200、车控室监控显示单元300、司机监控显示单元400以及报警输出单元500构成。
在同一个站台中,摄像头100有多个,对应覆盖监控住所有屏蔽门轨行区域。具体地,如图2所示,摄像头100安装在屏蔽门10顶部位于站台边缘20侧。
再如图1所示,摄像头100连接到主控计算机200,为提高运行速度、主控计算机200也可以多个,组成网络。车控室监控显示单元300、司机监控显示单元400以及报警输出单元500均连接到主控计算机200上。报警输出单元500包含警示灯501和蜂鸣器502。
本安全监控系统独立工作,不与屏蔽门或列车门联锁。但该系统也可以方便地升级为与屏蔽门或车厢门连锁。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监控系统,该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判定是否有人员(或异物)出现在监控区域,并实时回传监控影像与报警信息,司机与站务人员可立即得知报警信息,由监控屏幕实时看见现场状况,达到及时监控实时处理,避免有乘客夹在屏蔽门与车厢门中间而导致意外状况的发生。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湘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湘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9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 下一篇:ABS轮速传感器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