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篮用钢丝绳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4494.4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刚;胡新志;吴炳章;唐章国;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7B1/08 | 分类号: | D07B1/08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篮 钢丝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绳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吊篮用钢丝绳,吊篮绳的使用环境比较特殊,用于高层建筑上载人、载物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芯部分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经常被用户投诉起壳、裂缝、钢丝绳不耐磨等质量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吊篮用钢丝绳进行研究,改变原有钢丝绳排列结构,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市场反馈的情况,5×19S+PPC-φ8.2mm代替了原来的 吊篮绳产品6×19+IWS-φ8.2mm,此规格的开发给我公司带来了丰富的利润,为赢得市场而增添筹码。
贵州钢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与香港麦记国际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为提升主业竞争力,瞄准国外吊篮绳市场,确立向新技术、高难度、特殊要求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公司提出了对吊篮绳使用寿命的研究课题,要求重点攻关。
5×19S+PPC-φ8.2mm此规格在我国《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2006标准里是没有的,此规格用PPC做绳芯,提高了钢丝绳的柔软度,避免了6×19+IWS金属芯与股的硬摩擦,改变结构后增加了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提高了钢丝绳的耐磨性能,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把6×19+IWS-φ8.2mm结构点接触改为5×19S+PPC-φ8.2mm结构线接触来提高钢丝绳上提高钢丝绳疲劳性能和柔软性及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所述的5×19S+PPC结构由五根外层钢丝股,中间绳芯为 PPC绳芯构成;其中,外层钢丝股又由九根较大直径的股外层钢丝组成,股内层钢丝也由九根直径较小的钢丝组成,股芯钢丝由一根与股外层钢丝同直径钢丝为股芯,行业内用5 ×19S+PPC表示。吊篮绳的使用环境比较特殊,用于高层建筑上载人、载物使用。该吊篮绳(5×19S+PPC-φ8.2mm)属线接触钢丝绳,其特点是:1、股内各钢丝之间呈线接触状态;2、股内各钢丝的直径不相等;3、股内各钢丝是一次捻制而成,因此股内各层钢丝的捻距相等二捻角不等;4、同种结构线接触钢丝绳股绳内各种不同直径钢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样,当钢丝绳受力时,钢丝与钢丝之间的应力相对于点接触来说要小得多。因此,线接触结构的钢丝绳比点接触结构钢丝绳使用寿命要长,一般是点接触钢丝绳的1-2倍。
现有的吊篮绳6×19+IWS-φ8.0mm结构点接触钢丝绳,是使用金属股芯作为支撑而本5×19S+PPC-φ8.2mm结构线接触钢丝绳,是使用PPC作为支撑,两者相比较,改进后的5×19S+PPC-φ8.2mm结构钢丝绳的柔软性要好得多。
点接触钢丝绳(6×19+IWS-φ8.0mm金属芯)的破断拉力系数为0.332,而线接触钢丝绳(5×19S+PPC-φ8.2mmPPC绳芯)的破断拉力系数可达到0.350,因此结构改进后与现有的同规格的钢丝绳相比破断拉力要大得多。
采用本技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比现有的同规格的钢丝绳破断拉力要大得多,柔软性要好得多,使用寿命要长1-2倍。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6×19+IWS-φ8.0mm结构吊篮绳断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5×19S+PPC-φ8.2mm结构吊篮绳断面结构图。
图中 1-吊篮用钢丝绳 2-外层钢丝股 2.1-股外层钢丝2.2-股内层钢丝 2.3-股芯钢丝 3-PPC绳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的吊篮用钢丝绳1的结构由五根外层钢丝股2,中间绳芯为 PPC绳芯3构成;其中,外层钢丝股2又由九根较大直径的股外层钢丝2.1组成,股内层钢丝2.2也由九根直径较小的钢丝组成,股芯钢丝2.3由一根与股外层钢丝同直径钢丝为股芯,行业内用5 ×19S+PPC表示。比现有的同规格的钢丝绳破断拉力要大得多,柔软性要好得多,使用寿命要长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钢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