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0409.7 | 申请日: | 201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智;付昭林;王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青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7/20 | 分类号: | 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轮 进给量 可调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
背景技术
传统倒角机的原结构,通过靠模轮定位装置固定凸轮顶端,挡板固定螺钉固定靠模轮下端,根据产品信息和调节锁紧螺钉位置机台上的刻度,通过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调整椭圆形凸轮旋转量,从而调整靠模轮与砂轮给进定位模的接触点,达到调整砂轮给进量的目的,但此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该结构设定和调整参数时,以产品实测值和机台刻度为标准,调整方式为手动调节锁紧螺钉,故误差较大,无法准确控制产品质量;2、该结构为一次性调节,例如硅片原直径为102.6mm,目标直径为101.6mm,则需要一次性调整到位的砂轮给进量为1.0mm,在此加工工艺过程中,一次性调整1.0mm,给进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如下情况:砂轮在靠近硅片时,由于砂轮的高速旋转,给进量过大,则极易造成硅片的崩缺问题;一次性倒角量过大,极易造成硅片边缘的“亮点”问题;3、该结构使用范围窄,在原直径与目标直径的差值不一致时,则必须对给进量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包括机台、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压缩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形成一根总活塞杆,所述总活塞杆与所述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两个气管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两个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个气管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两个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气源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打开电源,通过继电器的时间调节,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以此来控制汽缸活塞杆的给进量,从而控制靠模轮的给进量,最终达到控制砂轮给进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与所述第一气缸或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固定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继电器的时间调节,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以此来控制汽缸活塞杆的给进量,从而控制靠模轮的给进量,最终达到控制砂轮给进量的效果。改进后,通过继电器时间控制砂轮给进量,从而提高了参数设定的精度;当倒角量较大时,改进后结构可进行分圈加工,循序渐进的达到目标直径,不易造成崩缺、亮点等不良现象;通过调整机电器时间来调整砂轮给进量和倒角圈数等,操作方便快捷,实用于所有型号的产品,无任何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3-靠模轮给进量调节紧锁螺钉,4-靠模轮紧锁螺钉,5-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轮,6-靠模轮,7-砂轮,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总活塞杆,11-呼吸阀,12-气管,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一继电器,16-第二继电器,17-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砂轮进给量可调的倒角机,包括机台1和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2、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压缩气源(图中未示出)、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和第一继电器15和第二继电器16,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形成一根总活塞杆10,总活塞杆10与靠模轮给进量调节臂5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气缸8的两个气管接口分别通过气管12与第一电磁阀13的两个出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13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继电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气缸9的两个气管接口分别通过气管12与第二电磁阀14的两个出气口连接,第二电磁阀14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继电器1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的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14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气源的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继电器15和第二继电器16的电源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第一气缸8和第二气缸9的进气口上设有呼吸阀11。靠模轮6通过靠模轮紧锁螺钉4与主机连接。机台1与第一气缸8或第二气缸9通过固定座17连接。本实施例中,机台1与第二气缸9通过固定座1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青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青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0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装抛光页轮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叶片双端面磨床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