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虾混养的养殖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4536.6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明;陈晓汉;李咏梅;潘志忠;赵永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虾 混养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虾混养的养殖池,尤其涉及一种对虾和罗非鱼混养的养殖池。
背景技术
目前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混养,一般分两种投喂,一是投喂罗非鱼料,南美白对虾摄食罗非鱼料,造成营养不足,对虾产量低,另一种是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罗非鱼抢食对虾饲料,造成饲养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已有鱼虾混养不能分开投喂饲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混合养殖的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虾混养的养殖池,它包括池体、池底、木桩和分隔拦网,其特征在于:分隔拦网一端设置升降网门,垂直插入池底的木桩高出水面上50厘米以上,每个木桩之间的距离为3~5米,将分隔拦网和升降网门固定在木桩和池堤固定柱上,将养殖池分隔成A池和B池。
以上所述的A池和B池其面积比为1∶3~5。
以上所述的分隔拦网由分隔拦网主网和分隔拦网副网组成,分隔拦网主网为疏网,分隔拦网副网为密网,分隔拦网副网用绳固定在分隔拦网主网上,能够拆移。
以上所述的升降网门由升降网门主网和升降网门副网组成,升降网门主网为疏网,升降网门副网为密网,升降网门副网用绳固定在升降网门主网上,能够拆移。
以上所述的分隔拦网和升降网门底部均埋入养殖池泥中30厘米,顶部均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
以上所述的升降网门主网上挂有3排以上坠子,每个坠子重量20克以上。
以上所述的坠子为金属或石材或由塑料管绕注水泥制成。
以上所述的升降网门设置滑轮和一条固定升降网门的纲绳或化纤绳,所述的升降网门底部两角固定在池堤固定柱和木桩上,所述的升降网门顶部一个角固定于池堤固定柱上,另外一个角通过纲绳或化纤绳穿过靠近池璧的木桩上的滑轮,将纲绳或化纤绳固定到池堤固定柱上。
本鱼虾混养的养殖池,适用于鱼虾的混养,尤其是对虾和罗非鱼的混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鱼虾混养的养殖池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利用分隔拦网和升降网门,能有效的将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分离,便于分别投喂罗非鱼饲料和南美白对虾饲料,饲料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池体,2-分隔拦网,3-分隔拦网主网,4-分隔拦网副网,5-水面,6-滑轮,7-纲绳或化纤绳,8-升降网门,9-升降网门主网,10-升降网门副网,11-坠子,12-池堤固定柱,13-池泥,14-池底,15-升降网门柱,16-木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养殖池结构示意图,该养殖池面积10~12亩为佳。在池底14垂直插设一排木桩16,木桩16之间的间隔4米,分隔拦网主网3固定在从池壁一侧的池堤固定柱12到另一侧的木桩16上,木桩16顶端装有一个滑轮6,分隔拦网副网4用绳固定在分隔拦网主网3上,分隔拦网主网3和分隔拦网副网4底部均埋入池底14的池泥13深30厘米,以防止罗非鱼钻泥穿越分隔拦网2,分隔拦网主网3和分隔拦网副网4顶部均高出养殖池水面30厘米,以防止罗非鱼跳越分隔拦网2,分隔拦网2将养殖池分隔为面积比为1∶4的A池和B池。
升降网门6底部两角固定在一根木桩16和池堤固定柱12上,埋入池底14的池泥13深30厘米,顶部高出养殖池水面5上30厘米;升降网门8顶部一个角固定于靠近池璧的池堤固定柱12上,另外一个角通过纲绳7穿过靠近池璧的木桩16上的滑轮6固定在池堤固定柱12,升降网门由升降网门主网9和升降网门副网10组成,升降网门主网9是疏网,升降网门副网10是密网,升降网门副网10固定在升降网门主网9上,可拆移;升降网门网8上挂有坠子11,从池底14到水面5,每隔50厘米挂一排坠子11。升降网门主网9的四边是纲绳7拉紧。
松开纲绳7,升降网门8在坠子11的重力作用下,下沉,升降网门8打开,A池和B池连为一体,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在一起。
拉紧纲绳7,固定到池堤固定柱11,升降网门8升起,和分隔拦网副网4一起将养殖池分隔成A池和B池,罗非鱼在A池,南美白对虾在B池,分别投喂罗非鱼饲料和南美白对虾饲料。
当罗非鱼规格小与5厘米时,保留分隔拦网副网4,当罗非鱼规格大于5厘米时,拆走分隔拦网副网4。
实施例2
一种鱼虾混养的养殖池,它包括池体1和分隔拦网2,由分隔拦网主网3和分隔拦网副网4组成的分隔拦网2,一端设置由升降网门主网9和升降网门副网10组成的升降网门8。分隔拦网主网3和升降网门主网9为疏网,分隔拦网副网4和升降网门副网10为密网,分隔拦网副网4和升降网门副网10分别用绳固定在分隔拦网主网3和升降网门主网9上。升降网门主网9上挂有4排用铸铁制作每个重量大于30克的坠子11。在8亩养殖池以面积比为1∶5处,以间距离为3米设置一排高出水面60厘米垂直插入池底14的木桩16,将分隔拦网2和升降网门8底部均埋入池泥13中30厘米深,用绳固定在木桩16上,分隔拦网2顶部均高出水面5上30厘米,用绳固定在木桩16上。升降网门8设置滑轮6和一条固定升降网门8的化纤绳7,将升降网门8顶部一个角固定于池堤固定柱12上,另外一个角通过化纤绳7穿过木桩16上的滑轮6,将化纤绳7固定到池堤固定柱12上。将养殖池分隔成养殖虾和鱼的A池和B池。当鱼规格大于5厘米时,拆除分隔拦网副网4和升降网门副网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4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