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9928.5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潮;芮巧红;孟庆林;周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注射 成型 模具 | ||
1.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渡板(1)、流道板(2)、上模(6)、哈呋中模(4)、模芯(5)、下模(3);
所述下模(3)固定在注射成型机的下热板上,所述模芯(5)固定在下模(3)的凹槽内,所述哈呋中模(4)嵌套在下模(3)的凹槽内且套在所述模芯(5)的外围;
所述上模(6)固定在所述下模(3)的上方,所述流道板(2)固连在上模(6)的上方,所述流道板(2)上设置有浇口(7);
所述模芯(5)从下至上依次穿过哈呋中模(4)、上模(6)并伸入流道板(2)的浇口(7)内,模芯(5)与哈呋中模(4)、上模(6)之间的空间形成胶料注射型腔,胶料从模芯(5)与流道板(2)之间的浇口(7)注入型腔;
所述过渡板(1)位于流道板(2)的上方,并固定在注射成型机的上热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2)上的注塑流道结构呈上下、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注塑流道结构的末端上下、左右分布了对称的浇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流道结构的末端对称分布了32个浇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流道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直流道(21),所述两第一直流道(21)的连接处设置有胶料入口(25),胶料从所述的胶料入口(25)进入所述注塑流道结构;所述第一直流道(21)末端均匀分成两支支流道并平滑过渡到两个第一弧形流道(26),所述第一弧形流道(26)末端设置有一圆形缓冲部(24),所述圆形缓冲部(24)与两个第二弧形流道(22)相接,所述第二弧形流道(22)的每个末端均匀分成两支支流道并平滑过渡与两个第二直流道(23)相接,每个第二直流道(23)的末端与分别连接一个注塑的浇口(7),胶料通过所述浇口(7)进入模芯(5)与哈呋中模(4)、上模(6)形成的胶料注射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胶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道(21)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一弧形流道(26)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一弧形流道(26)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弧形流道(22)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二弧形流道(22)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直流道(23)的端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三力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99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原子层沉积腔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生产甘草多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