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主管补偿装置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2353.4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王卫东;蔡振明;郭俊;方音;张灵;唐竹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王锋;孙东风 |
| 地址: | 2156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主管 补偿 装置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热风炉向高炉输送热风的热风主管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炉生产中,需要将热风炉中加热的热风通过热风管道输送到高炉。热风温度一般在1200℃左右,压力在0.45MPa左右,因此,在热风管道较长、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热风管道的轴向膨胀过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在各热风支管与主管的连接部分、支管与主管的各连接点之间安置补偿器的方式来解决热膨胀问题。同时,为承受管道的盲板力,一般在管道周围以及每一补偿器上设有拉杆,但拉杆在热风管道工作情况下也会受热膨胀,因此还需在热风主管末端封头内再设一个补偿器对主管上的拉杆进行补偿。
传统的热风主管封头外没有独立的封闭空间,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为保证补偿器的补偿量,通常选用刚度小的材料作为补偿器的材料,但刚度小的材料相应负担的工作应力大,易引起早期失效。在主管拉杆的膨胀器失效的情况下,或者受长期膨胀力和重力的影响以及使用年限长等原因,主管会出现漏风现象,影响热风的正常输送,最终导致高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主管补偿装置改良结构,其通过改善主管拉杆补偿器的工作环境,提高主管拉杆补偿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引起漏风现象,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风主管补偿装置改良结构,包括热风主管以及与热风主管连通的复数个热风支管,其特征在于,在最为接近热风主管末端的一热风支管和热风主管的交点处与热风主管末端之间的一选定位置设有内封头,且在该内封头与设置于热风主管末端的外封头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有用于对主管拉杆进行补偿的补偿器。
进一步的讲,每一热风支管中部均设有一补偿器。
相邻两个热风支管之间的热风主管内也设有一补偿器。
所述热风主管上的所有补偿器均设在与热风主管连接的两个大拉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有一补偿器对主管拉杆进行补偿,而因为封闭空间内属于非高温状态,补偿器的需求补偿量选择范围较宽,与拉杆需要较大补偿量的要求一致,同时使用环境改善,从而大幅延长了补偿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热风主管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指示的部件分别为:1-拉杆座、2-补偿器、3-大拉杆、4-小拉杆、5-固定支架、6-滑动支架、7-主管、8-支管、9-主管末端封头、10-热风主管末端外部空间、I-热风主管中心线、II-热风炉组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该经改良的热风主管补偿装置包括热风主管7、与热风主管连接的若干热风支管8、拉杆座1、补偿器2、大拉杆3及小拉杆4、固定支架5、滑动支架6以及主管末端封头9。其中,在最为接近热风主管末端的一热风支管和热风主管的交点处与热风主管末端之间的合适位置设有内封头,且在该内封头与设置于热风主管末端的外封头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10内设有用于对主管拉杆进行补偿的补偿器2。
前述每个支管中部有一补偿器2,热风主管上于每两个支管之间也有一个补偿器2,但热风主管上的补偿器均设在两个大拉杆3之间。具体而言,大拉杆起到拉紧热风主管的作用,所以两端的拉杆座是由大拉杆连接的,主管上的补偿器全部位于大拉杆3之间,确切的说是在两个拉杆座之间。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热风支管8的热膨胀由支管中的补偿器2吸收,热风主管7上的热膨胀由主管中间的补偿器2吸收,大拉杆3由热风主管末端外部空间10内的补偿器2补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车辆减速器轨枕板的尼龙垫板
- 下一篇:双重净水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