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往复潜油电泵平衡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7915.2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国;佟姣;冯斗;彭友;张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城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 地址: | 1101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往复 潜油电泵 平衡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油田井下采油设备,特别是一种数控往复潜油电泵平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往复潜油电泵”(专利号200410050431.5)已被国内外数十家采油企业采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日益显示其节能、环保、智能远程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应用广泛和降低成本的显著优越性。但是在生产使用中出现的电缆损伤导致起下井作业的增加和检泵周期的缩短,已成为整个系统使用寿命的制约因素。究其造成电缆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数控往复潜油电泵在运行时,其动子带动柱塞向下运行,当柱塞运行到泵体的下端需要停顿几秒,等待泵腔充满井液,然后向上运行,把井液举升到地面,这个运行动作频繁往复进行。当柱塞运行到泵体的下端需要停顿几秒的时候,动子底端瞬间猛力接触平衡筛管底部,造成设备的整体震动,使电缆延伸垂落,积聚而受到磨损,以致电缆绝缘损坏造成漏电,由于无法供电导致电泵不能工作,必须起井维修,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消耗昂贵的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往复潜油电泵平衡减震装置,能显著减少设备运行中电缆的损伤,减少故障率,提高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外套,外套上下端分别设置内螺纹,外套内腔的下部为盲端,在外套下部的外壁上设置缓冲流量孔;外套内腔组装活塞,在活塞与外套的盲端之间设置弹簧。
上述的外套内腔表面设置耐磨耐蚀金属层,活塞的外周面同样设置耐磨耐蚀金属层,弹簧采用不锈钢材料。
上述的外套内腔最大有效工作高度为150mm, 外套内腔直径为52mm; 缓冲流量孔的直径为6—8 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能显著减少设备运行中电缆的损伤,减少故障率,提高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外套4上、下端各设置上、下内螺纹,外套4内腔的下部为盲端,外套4内腔最大有效工作高度L为150mm(即外套4内腔底部到活塞运行至上行程顶部的内腔高度), 外套4内腔直径R为52mm;在外套下部的外壁上设置缓冲流量孔6,缓冲流量孔6的直径为6—8 mm;外套4内腔组装活塞3,在活塞3与外套4的盲端之间设置弹簧5。
上述的外套4内腔表面设置耐磨耐蚀多元共渗金属层,活塞3的外周面同样设置镍合金耐磨耐蚀金属层;弹簧5采用不锈钢材料。以满足井下苛刻的工作环境,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安装时,外套4通过上内螺纹连接在平衡筛管1的下端(平衡筛管下端不连接原有的底堵),当柱塞向下运行到泵体的下端时,动子2底端作用活塞3,由于外套4内腔充满的井液,具有一定液压,液压在活塞3的压力下通过缓冲流量孔L缓冲释放,约1.5秒活塞3才运行至行程下端,因而显著减少动子2底端的瞬间冲击造成的整体震动;当向上运行时,弹簧5将活塞3顶起回至上行程顶部,与此同时,井液通过缓冲流量孔6进入外套4内腔,直至充满,等待电泵动子2的下一个下行冲击。外套4内腔容量大小和缓冲流量孔6的大小匹配,决定了的活塞3在动子作用下向下运行缓冲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城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城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发射器气瓶携行具
- 下一篇:用于锅炉烟管更换的拉马式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