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内防盗保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6269.8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哲 |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田嘉嘉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保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保险器,具体说是一种车内防盗保险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汽车的生产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随之而来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有关汽车方面盗窃事件。由于车主一般对汽车整车的防盗方面比较注意以及会对爱车配备相应的防盗设备,且市面上缺少对于车内物品的防盗设备。
目前车主开车以及短暂的停车时习惯开着车窗同时将手提包等物品放在副驾驶座上,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飞车贼,飞车贼抢包过程通常是一人骑着摩托车另一个人把手伸入车主的车内瞬间将车主的手提包等个人物品拿走,还有就车主在加油站付费以及小店等地以购买东西时,小偷极易讲手伸入车内将车主个人物品拿走,给车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内防盗保险器,该车内防盗保险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以及制造成本低同时飞车贼无法抢夺车内物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内防盗保险器,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一端设有卡钩且另一端设有与汽车保险带插头相配套的保险带插头,所述中间板上安装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有带子,所述中间板上安装有收卷带子的收卷装置,所述带子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带子另一端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钩卡接配合。
进一步,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端盖、发条弹簧,所述端盖固定在转轴座右侧,所述发条弹簧一端连接转轴其另一端连接端盖构成所述收卷装置。
再进一步,所述转轴右侧设有开口槽,所述发条弹簧一端通过开口槽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端盖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发条弹簧另一端通过固定柱连接在端盖上。
再进一步,还包括有使带子定位在特定长度的定位装置。
再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圆珠、弹簧、侧盖、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在转轴左侧,所述定位盘左侧径向上设有孔,所述圆珠和弹簧依次安装在孔内,所述侧盖固定在转轴座左侧,所述侧盖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圆珠顶压配合。
再进一步,所述定位凸台为三角形。
再进一步,还包括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开口,所述卡扣上连接的带子穿过开口,所述转轴座、转轴、卡扣、圆珠、弹簧、侧盖、定位盘、端盖、发条弹簧均位于保护盖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填补了市面上对于防止飞车贼抢包设备的空白,同时该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以及制造成本低同时飞车贼无法抢夺车内物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去保护盖和卡扣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5中,中间板1,卡钩101,保险带插头102,转轴座2,转轴3,开口槽301,卡扣4,圆珠5,弹簧6,侧盖7,定位凸台701,定位盘8,孔801,端盖9,固定柱901,发条弹簧10,保护盖11,开口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内防盗保险器,包括中间板1,所述中间板1一端设有卡钩101且另一端设有与汽车保险带插头相配套的保险带插头102,所述中间板上1安装有转轴座2,所述转轴座2上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缠绕有带子,所述中间板1上安装有收卷带子的收卷装置,所述带子一端固定在转轴3上,所述带子另一端连接有卡扣4,所述卡扣4与卡钩101卡接配合。当然这里的卡扣4与卡钩101卡接配合也可以采用其他卡接方式,比如插头和插座配合,也可以采用扭紧的方式连接卡扣4与卡钩101。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端盖9、发条弹簧10,所述端盖9固定在转轴座2右侧,所述发条弹簧10一端连接转轴3其另一端连接端盖9构成所述收卷装置。这里的收卷装置也可以采用电机来进行收卷,当然这里的发条弹簧10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件进行储能。
所述转轴3右侧设有开口槽301,所述发条弹簧10一端通过开口槽301连接在转轴3上,所述端盖9上设有固定柱901,所述发条弹簧10另一端通过固定柱901连接在端盖9上。所述发条弹簧1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螺纹固定以及定位槽配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哲,未经陈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6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传感器的电缆
- 下一篇:多参数多功能低功耗自动环境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