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功耗水文遥测终端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2540.0 | 申请日: | 2011-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明;范亚非;程勇;梁菊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G01W1/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谢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水文 遥测 终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功耗水文遥测终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信息化行业,采集水文参数的遥测终端机由于大部分在野外工作,需要采用太阳能供电。水文参数的采集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采用自动采集传输的方式,在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用现场监测人工记录的方式。现存的现场监测人工记录方式,已经不适应水利行业的发展,监测站建站费用高,工作效率低,某些参数不能做到实时全天候监测,所以自动采集传输式使用的遥测终端机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自动采集传输方式使用的遥测终端机存在以下缺点:
(1)只有自报式的工作模式,水文参数不能做到实时监测;
(2)由于功耗太高,在阴雨天气下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降低了设备及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不能达到有效监测水文参数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功耗水文遥测终端机,不仅可以自动发送采集数据到监测中心,还能够执行来自监测中心发送的控制命令,添加电源管理模块,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低功耗水文遥测终端机,包括防水机箱、主机、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主机和蓄电池设置在防水机箱内,太阳能板设置在防水机箱外,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与主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包括CPU核心单元及与CPU核心单元连接的采集控制单元、数据通信单元、GPRS无线数传单元、充电控制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和人机界面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数据通信单元通过GPRS无线数传单元连接远端的监测中心,所述的人机界面单元包括一个显示器和一个控制键盘。
所述的采集控制单元上连接有雨量计,雨量计设置在机箱外。
所述的采集控制单元上连接有水位计,水位计设置在机箱外。
所述的雨量计为单触点或双触点的翻斗式雨量计。
所述的水位计为13位以下格雷码输出的浮子式水位计。
所述的防水机箱上正对于显示器的位置还设置有观察窗,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当前采集的数据。
所述的CPU核心单元上连接有一个存储器。
所述的数据通信单元还可以通过备用通信设备连接到监测中心,备用通信设备可以为卫星通信终端等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模式分为三种:
(1)自报模式,是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向监测中心发送监测到的水文参数,在没有采集参数和发送数据时,则位于待机状态;
(2)查询应答模式,平时处于待机状态,在接受监测中心下达的查询命令后,根据命令采集并上传相应的水文参数;
(3)兼容模式,是兼有自报模式和查询应答模式,即可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向监测中心发送监测到的水文参数,在没有采集参数和发送数据时,则位于待机状态,也可以接受并应答监测中心下达的查询命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不仅可自动发送采集数据到监测中心,还能够执行来自监测中心发送的控制命令;
(2)添加电源管理模块,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功耗,保证装置在无日照的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大于45天,满足了水文参数监测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 为主机内部电路结构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在自报模式时的工作流程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在查询应答模式时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防水机箱,2-主机,3-太阳能板,4-雨量计,5-水位计,6-CPU核心单元,7-采集控制单元,8-数据通信单元,9- GPRS无线数传单元,10-充电控制单元,11-蓄电池,12-电源管理单元,13-人机界面单元,14-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2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