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3182.7 | 申请日: | 2011-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睿;林伟;李磊;闵凡唐;马伯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蓝翔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36 | 分类号: | E02F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臂 旋转 挖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挖掘装载机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挖掘装载机挖掘装置包括大臂座1’、大臂2’、大臂油缸3’、小臂4’、小臂油缸5’、挖斗6’及挖斗油缸7’,大臂座1’通过销轴与大臂2’的一端铰接,大臂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小臂4’的一端铰接,小臂油缸5’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大臂2’和小臂4’的一端铰接,大臂油缸3’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大臂座1’和大臂2’铰接,挖斗油缸7’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小臂4’及挖斗6’的一端铰接,挖斗6’与小臂4’的另一端铰接。使用时,通过大臂油缸3’的伸缩使大臂2’实现上下运动;小臂4’通过小臂油缸5’的伸缩实现上下运动,挖斗油缸7’的伸缩带动挖斗6’动作。现有的挖掘装置的挖斗6’在工作方向上由于受到限制,挖斗6’的挖掘面积有限,挖掘巷道时有触不到的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其可以对巷道内的大部分地方进行挖掘,做到巷道端面无死角,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包括大臂座、大臂、大臂油缸、小臂、小臂油缸、挖斗及挖斗油缸,所述大臂座通过销轴与大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大臂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大臂座及大臂铰接,所述小臂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小臂铰接,所述挖斗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小臂的一端及挖斗的一端铰接,所述挖斗通过销轴与小臂的另一端铰接,其中还包括小臂座、小臂座油缸和小臂回转油缸,所述小臂座由第一、二连接座通过第一销轴铰接组成,所述小臂座油缸的气缸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所述小臂座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连接座上,所述小臂回转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大臂和第一连接座铰接,所述大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连接座铰接,所述小臂油缸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小臂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一销轴与第二、三销轴呈空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三销轴平行。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通过在小臂与大臂之间增设小臂座、小臂座油缸及小臂回转油缸,工作时,大臂在大臂油缸的作用下实现上下俯仰运动,小臂座在小臂回转油缸的作用下以与大臂的铰接点为旋转中心,从而实现小臂座的上下俯仰运动,小臂在小臂座及小臂油缸的作用下实现上下俯仰运动,挖斗在小臂及挖斗油缸的作用下实现上下俯仰运动;小臂座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可以实现第二连接座的转动,由于小臂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这样就实现了小臂的水平旋转,小臂带动其上连接的挖斗实现水平旋转运动,这样就使挖斗可以实现对巷道内的大部分地方进行挖掘,从而做到巷道端面无死角,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矿用挖掘装载机的挖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的小臂座与小臂座油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小臂可旋转的挖掘装置包括大臂座1、大臂2、大臂油缸3、小臂4、小臂油缸5、挖斗6、挖斗油缸7、小臂座8、小臂座油缸9和小臂回转油缸12。
结合图3所示,小臂座8由第一连接座10和第二连接座11通过第一销轴13铰接在一起,小臂座油缸9的气缸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连接座10上,活塞杆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连接座11上。大臂座1通过销轴与大臂2的一端铰接,大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4与第一连接座10铰接,大臂油缸3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大臂座1和大臂2铰接,小臂回转油缸1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大臂2铰接,小臂回转油缸1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接座10铰接。小臂4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5与第二连接座11铰接,第二销轴14和第三销轴15平行,第一销轴13与第二销轴14、第三销轴15呈空间垂直分布,小臂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挖斗6铰接,小臂油缸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小臂4铰接,小臂油缸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座11铰接,挖斗油缸7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小臂4的一端及挖斗6的一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蓝翔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蓝翔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溴酸沃替西汀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心衰药LCZ696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