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反射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78953.3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健;孙海威;苏跃峰;李鹏;王雪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S8/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周义刚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灯反射罩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灯条3固定在传统的灯反射罩4上,然后将传统的灯反射罩4,反射片8、导光板7、光学膜材6、液晶屏5等部品固定在塑料支架2上,最后和金属前框1进行装配卡合。
灯条3的印刷电路板(PCB)背部贴有双面胶,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将灯条3从传统的灯反射罩4的一端插入,直至插至指定位置后,再用手按压两端,尽可能使灯条3贴近传统的灯反射罩4的下部,最后往里推,使灯条3的背部双面胶和传统的灯反射罩4完全接触,至此完成灯条3的组装。
灯条3装配的理想状态是:灯条3的PCB部分紧贴传统的灯反射罩4的下表面,这样能够使得灯条3的出光面12和导光板7的入光面13对齐,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如图3所示。
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采用传统的灯反射罩4来进行装配(传统结构的灯反射罩结构如图2所示),因此即便操作人员按住灯条3两端的PCB往下压,也会由于灯条3的长度以及柔性等原因导致很难使整个灯条3全部和传统的灯反射罩4的下表面接触,如图4所示。这种情况导致灯条3装配进传统的灯反射罩4的位置不理想,即灯条3的出光面12和导光板7的入光面13不能够完全对齐,因此会有如图5所示的漏光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反射罩结构,使灯条出光面和导光板入光面对齐,从而避免漏光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灯反射罩结构,所述灯反射罩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压迫灯条,使灯条的出光面和导光板的入光面对齐的深槽结构。
所述深槽结构设置于所述灯反射罩结构的上部和/或下部。
所述深槽为:沿所述灯反射罩上表面纵向延伸的深槽。
沿所述灯反射罩上表面纵向延伸的所述深槽为一段或多段。
所述深槽为:与灯条的出光面具有相同指向的深槽。
与灯条的出光面具有相同指向的所述深槽为一段或多段。
所述深槽为多段时,多段深槽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交叉。
所述深槽结构的横切面的形状为U形、V形或W形;和/或,
在所述深槽结构与灯条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作为压迫结构的凸面、凸线条、凸点中至少之一。
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含所述的灯反射罩结构。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所述的背光源。
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反射罩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压迫灯条,使灯条的出光面和导光板的入光面对齐的深槽结构,因而能够避免漏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图2为传统的灯反射罩结构图;
图3为理想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图4为传统的装配方式导致装配不良的示意图;
图5为装配不良导致的漏光现象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后的灯反射罩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改进后的灯反射罩结构组装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改进后的灯反射罩结构的组装效果示意图;
1、金属前框,2、塑料支架,3、灯条,4、传统的灯反射罩,5、液晶屏,6、光学膜材,7、导光板,8、反射片,10、改善后的灯反射罩结构,11、深槽结构,12、出光面,13、入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计如图6所示的改善后的灯反射罩10,改善后的灯反射罩1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压迫灯条3的深槽结构11。在进行灯条3的组装时,可以将灯条3从灯反射罩的一端插入,当灯条3插入到有深槽结构11的部分时,深槽结构11对灯条3的安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即在安装中对灯条3施加向下的压力,迫使灯条3向下贴合改善后的灯反射罩10的下表面,如图7所示。这样一来,如图8所示,灯条3的下表面就能够贴合改善后的灯反射罩10的下表面,从而使灯条3的出光面12和导光板7的入光面13完全对齐,避免发生漏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8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