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68280.3 | 申请日: | 201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默保强;张佳明;李振涛;王志华;苑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调节 汽车座椅 滑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是便于操作、滑动顺畅的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属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要求具有舒适性和易调节性,座椅的易调节性取决于座椅下部的滑轨及安装在滑轨上的锁止机构。目前常用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为双轨道锁止,即在两侧轨道上均设置锁止机构,锁止机构采用多齿孔啮合锁止。这种常用座椅滑轨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双锁止机构结构复杂,要求加工、装配精度高,占用的零部件多,而且乘员在操作座椅移动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左右两侧锁止不同步的现象,需进一步微动调整才能使两侧锁止销同时入槽,使座椅的易调节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单侧设置锁止机构的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构成中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机构和设置在滑轨上的锁止机构,其特别之处是:所述两滑轨机构分别为主滑轨机构和辅助滑轨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主滑轨机构上。
上述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所述主滑轨机构、辅助滑轨机构分别由内轨、外轨和滚轮组成,内轨两侧设有转轴,滚轮位于转轴上,滚轮可沿外轨滚动,所述主滑轨机构的外轨底部设有锁止孔。
上述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调节把手、弹簧连接板、转动板、固定板、回位弹簧、锁止销,其中,固定板固定在主滑轨机构的内轨上,调节把手的内侧端与转动板、固定板铰接,弹簧连接板位于固定板上,回位弹簧两端分别固接弹簧连接板和转动板上部,转动板下部卡接调节把手,所述锁止销与转动板上部连接。
上述易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装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汽车座椅滑轨装置结构复杂、易出现两侧锁止不同步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将锁止机构设置在一侧主滑轨上,座椅移动时主、辅滑轨机构的内轨同步运动,锁止时由安装在主滑轨处的锁止机构锁止。该装置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构思巧妙,实用性强,使座椅滑动过程更轻便、平顺,滑动阻力减小,降低了产品安装精度,特别是解决了座椅两侧滑轨锁止不同步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开发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锁止机构示意图;
图4为滑轨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外轨,2.内轨,3.连接板,4.锁止机构,5.调节把手,6.转动板,7.回位弹簧,8.锁止孔,9. 弹簧连接板,10.固定板,11.锁止销,12.转轴,1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构成包括两平行设置滑轨机构和设置在滑轨上的锁止机构,两滑轨机构分别为主滑轨机构和辅助滑轨机构,所述锁止机构4设置在主滑轨机构上,如图1所示,位于右侧的滑轨机构为主滑轨机构,主滑轨机构的外轨2底部设有一排锁止孔8,主滑轨机构和辅助滑轨机构由连接板3连接。
参看图2、图4,主滑轨机构、辅助滑轨机构分别由内轨2、外轨1和滚轮13组成,内轨两侧设有转轴12,滚轮位于转轴上,外轨与车体固定,在外力作用下,滚轮可沿外轨滚动,滚轮经内轨2带动座椅移动。
参看图1、图3,设置在主滑轨机构处的锁止机构4包括调节把手5、弹簧连接板9、转动板6、固定板10、回位弹簧7、锁止销11,其中,固定板10与主滑轨机构的内轨固定,调节把手内侧端与转动板、固定板由铰接轴铰接,弹簧连接板位于固定板上,回位弹簧两端分别固接弹簧连接板和转动板上部,转动板下部卡接调节把手,锁止销顶部穿过内轨与转动板上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移动座椅时,驾驶员向上搬动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带动转动板以铰接轴为转动中心转动,转动板上部拉紧回位弹簧,同时锁止销在转动板带动下上移,由锁止孔中脱出,实现解锁。解锁后稍加外力,座椅便可前后移动,当座椅移动到合适位置,驾驶员松开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板反方向旋转,同时转动板带动锁止销下移,锁止销插入锁止孔内,从而实现座椅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8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牛胆汁制备复合胆红素钙的方法
- 下一篇:弧形切割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