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接头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7157.1 | 申请日: | 2011-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甜;邱永谋;李新华;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接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食品、医药等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食品、医药包装设备上的软管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食品、医药包装设备上的软管接头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管接头与软管配合处为锯齿状,配合处的软管外部则采用靠外力压制成型的套筒进行固定;另一种形式中的管接头与软管配合处也是为锯齿状,但配合处的软管外部采用夹紧箍进行夹紧。
上述两种软管接头结构均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种结构中管接头、套筒和软管装配后不可拆卸,配合处存在卫生死角不便清洁,长度也不能调节;再者由于软管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在更换时又必须把与之配合的管接头和套筒同时更换下来,浪费资源,增加成本。第二种结构由于采用夹紧箍固定,拆装时需使用工具导致拆装不方便,并且密封性不好;同样的,配合处也存在卫生死角不便清洁,达不到卫生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无卫生死角的软管接头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管接头组件,包括软管和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端部外套设一套筒,所述管接头的一端开设有圆形外螺纹,该圆形外螺纹端套入软管端部与软管内壁形成挤压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管接头上设有限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软管端部外套设一套筒,管接头一端开设圆形外螺纹,与软管内壁形成挤压配合,无卫生死角,清洗方便;在管接头挤压软管内壁的同时可使软管的外壁紧贴套筒从而起到固定作用,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管接头;11、台阶;2、套筒;21、止位部;3、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组件包括软管3和管接头1,软管3端部外套设一套筒2,管接头1的一端为法兰结构,可与其他部件固定连接,管接头1的另一端开设有圆形外螺纹,该圆形外螺纹端套入软管3端部与软管3内壁形成挤压配合;在管接头1挤压软管3内壁的同时可使软管3的外壁紧贴套筒2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套筒2的内孔底部设有止位部21,可限制软管3的插入长度。
本实施例中,管接头1上螺纹段的后方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为凸台状的台阶11,可使套筒2端部抵持在台阶11上达到限位作用。
安装时,先把软管3从套筒2的内孔进口端插入直至止位部21,然后再将管接头1上开有圆螺纹的一端从套筒2的另一端插入并拧进软管3内。拧入过程中,管接头1的螺纹端挤压软管3的内壁,使软管3的外壁与套筒2的内壁紧贴。当管接头1的台阶11与套筒2止位部21的外端面接触时停止拧动,完成整个安装过程。如果需要对软管接头组件进行拆卸清洗,则按照上述步骤的逆序进行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7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软管连接器
- 下一篇:矿用跑车动力电缆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