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可变电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53287.8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轩;刘韦良;吕芳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艾华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10/32 | 分类号: | H01C10/32;H01C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可变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可变电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导电接脚端子的内接段夹固电阻碳膜片,并保持电阻接脚与导电接脚端子的弹性接点彼此接触的旋转式可变电阻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上的种种需要,往往需要一些电子装置或机电整合装置能够在多种状态下运作。特别是针对机电整合装置而言,往往是由机械结构与控制电路所组成。为了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状态,往往会需要对控制电路的电性输出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控制。
在这些电性参数中,最常被调整与控制者就是电压与电流,其中,针对电压的调整与控制,往往是利用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必要的调整,藉以利用分压与减压的技术手段来达成。在对电阻调整与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各种可变电阻器便顺势广为所用。
譬如:当机电整合装置应用于汽车的左右后照镜的旋转角度控制时,在机械结构部分包含马达输出轴与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部分包含马达控制电路。在控制左右后照镜的角度时,在马达控制电路中,往往需要一可变电阻器来调整电阻值,据以调整出对应的输出电压来驱动马达,然后经由马达与传动机构来对左右后照镜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
在以下前提下,本案创作人特别列举一种目前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旋转式可变电阻器来加以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显示现有习知的旋转式可变电阻器的主要零组件分解图,图2显示图1中A-A剖面的剖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在现有习知技术中,一旋转式可变电阻器1包含一电阻板11、一绝缘基座12、一电阻调整组件13与一盖合壳体14。电阻板11包含一基板111、二个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以及三个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
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布设于基板111。其中,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是封闭成一环状结构,并具有一电阻接脚(图未示),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3为一未封闭的开放式弧状结构,其两端延伸出二个电阻接脚(图未示),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背向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延伸出,并且分别铆接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的电阻接脚而形成三个铆接结构(图2中仅标示其中一个铆接结构R1),藉以分别电性连接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
绝缘基座12利用模内射出(Insert Molding)成型技术而成型于电阻板11的四周,藉以形成一基座内部空间,且在利用模内射出成型技术形成绝缘基座12时,使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自绝缘基座12内穿过绝缘基座12而延伸至绝缘基座12外。
电阻调整组件13包含一导电接触片131与一旋转轴柱132。导电接触片131包含三组导电接触刷子1311、1312与1313,旋转轴柱132供导电接触片131结合。盖合壳体14盖合于绝缘基座12,藉以封闭基座内部空间,并使导电接触刷子1311、1312与1313可旋转地保持电性接触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同时,盖合壳体14还开设一轴穿孔141,使旋转轴柱132得以穿过轴穿孔141而向外延伸,藉以供驱动导电接触片131旋转。
相信举凡在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阅读以上所记载的现有习知技术后,应该不难理解上述的现有习知技术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必须要先制备基板111,然后再布设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与制造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接着,将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铆接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的电阻接脚,然后再进行模内射出成型以制作绝缘基座12,其中,每一个制作步骤都是彼此相依,必须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一条鞭式的生产制造,无法分由两个以上的分支生产线分别进行生产制造,造成整条生产线的生产制造时间冗长。此外,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还必须进行一铆接工艺,致使制作工序较为复杂以及生产良率偏低。因此,容易因为制造时间冗长与生产良率偏低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第二个主要问题在于因为必须在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与116铆接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与113的电阻接脚的状态下进行模内射出成型以制作绝缘基座12,所以容易因为射出原料的流动牵引、射出原料的热涨冷缩、以及射出原料固化速度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对包含铆接结构R1在内的上述三个铆接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导电接脚端子114、115以及116与弧状印刷电阻电路112以及113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艾华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艾华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谱仪
- 下一篇:智能语音报警电子围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