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0976.5 | 申请日: | 201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昌;黄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美昌;黄加宁 |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4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织机 梭子 运行 轨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所用的梭子运行轨道都是单锥面结构,编织用经线在上下门圈之间经过,梭子在运行轨道上运动时,依靠梭子沿上下门圈作圆周运动时的离心力,使四只梭轮贴紧上下门圈上的单锥面轨道滚动接触运动,这种结构无法编织麻袋,用于编织塑编袋时在实际使用中也经常出现飞梭故障和梭轮对众多经线碾压造成裂丝断丝的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圆织机能编织麻袋,用于编织塑编袋时,其梭子能在其运行轨道上平稳运行,永不飞梭,编织经线不受梭轮碾压,特别是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上门圈、下门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有凹槽,沿上门圈的下沿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有凹槽,沿下门圈的上沿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门圈的下沿设计的凹槽槽壁为锥面,下门圈的上沿设计的凹槽槽壁为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设计了上下门圈的凹槽及槽壁的锥面结构作梭子的运行轨道,上下门圈的凹槽外壁锥面承受梭子圆周运动时的离心力,上下门圈的凹槽内壁锥面则有效地防止飞梭的发生,而编织经线是在上门圈的下沿和下门圈的上沿众多的径向过线槽中经过,编织经线免遭梭轮的碾压,从而减少经断经裂的故障发生,保 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结构还适用于利用麻线编织麻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1-下门圈、2-上门圈、4-上门圈凹槽内槽壁、5-上门圈凹槽、6-上门圈凹槽外槽壁、7-下门圈凹槽外槽壁、8-下门圈凹槽、9-下门圈凹槽内槽壁,一种圆织机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包括有上门圈1、下门圈2,所述上门圈1的下沿设计有凹槽5,下门圈2的上沿设计有凹槽8,结合图2与图4,沿上门圈1的下沿和下门圈2的上沿设计有众多的径向过线槽21,供众多经线从径向过线槽中通过,结合图3,上门圈1的下沿凹槽5内槽壁4为锥面,上门圈1的下沿凹槽5外槽壁6为锥面,下门圈2上沿的凹槽8内槽壁9为锥面,下门圈2上沿的凹槽8外槽壁7为锥面,梭子运行时,梭子的上梭轮31沿着上门圈1的下沿凹槽5运行,梭子的下梭轮32沿着下门圈2的上沿凹槽8运行,梭子运行时的离心力作用在上门圈1的凹槽外槽壁6锥面和下门圈2的凹槽外槽壁7锥面上,而上门圈1的凹槽内槽壁4锥面和下门圈2的凹槽内槽壁9锥面可有效防止飞梭的发生,经线从过线槽21中通过不会被上梭轮31及下梭轮32碾压,避免了生产中的裂丝断丝故障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梭子在生产运行中不会发生飞梭和碾压经线造成的生产故障,可有效保证生产的正常时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结构还适用于利用麻线编织麻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美昌;黄加宁,未经黄美昌;黄加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0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水型重力除油过滤罐
- 下一篇:一种碳载氮气纯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