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艾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6635.0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运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运信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张心颖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艾灸器,利用艾草治疗疾病。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治病方法。据文献记载,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有了此项技术,现代技术已经证明艾叶油的主要成分是苦艾纯和苦艾酮,它们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解热、止血、镇痛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人体外的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等,通过挥发到人体皮肤渗透皮下而起作用。经过先辈们不断地摸索,艾灸器有古老的陶罐、芦苇做的艾灸器、近代金属做的艾灸器,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但这些艾灸器艾绒在容器内燃烧,烟气向上飘出,患者病灶只是利用了其燃烧时的热量或者说是红外线,而治疗作用更大的艾绒燃烧时产生的艾叶油,几乎白白地浪费掉,全部挥发到空间去了,治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很多部位由于角度原因治疗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艾灸器,解决此前艾灸器不能使艾叶油充分到达治疗部位的缺点,并解决治疗角度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包括筒体和把手,把手固定于筒体一侧,筒体的内腔中固定一个用于放置艾条的笼体,筒体内后部装置电风扇,筒体的前端扣有端帽,端帽上设有出风口。把手的作用是便于患者或者辅助人员抓持,在有支撑架的情况下该把手也可以作为与支撑架固定的连接柄。
笼体的前口设置挡臂,挡臂的一端挂在笼体的口边上,挡臂的另一端挂结在笼体口边另一侧的豁口上。挡臂用于阻挡放置在笼体内的艾条,避免其从笼体前口脱出。
笼体内的底部设置压簧。
把手内装置电池仓,把手上装置电源开关,电池仓用导线经过电源开关与电风扇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电池仓,而通过导线与外电源连接。
筒体前端的出风口上覆盖钢丝网。
端帽上处于出风口周圈均布若干支脚。
筒体内腔中有处于笼体与电风扇之间的与筒体内腔横截面等同的防尘网。防尘网为有若干透气网孔的金属网。
点然后的艾条着火端对着出风口方向放进笼体,并用挡臂将艾条固定,艾条的着火端在压簧的作用下贴紧在挡臂上,电风扇通电旋转后鼓风通过艾条着火端周围吹向出风口,艾条着火端周围的风速自然比艾条着火端中心的风速要大,根据伯努利原理,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携带着艾叶油从出风口喷向患者的皮肤,其热量先把汗毛孔打开,艾叶油在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下充分向皮下渗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支脚抵靠在患者皮肤上,使出风口与患者皮肤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合适的距离,避免患者皮肤被烫伤,避免出风口被皮肤堵塞。笼体内的压簧可以保证燃烧后缩短的艾条着火端到出风口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出风口的钢丝网能防止燃烧后的烟灰撒落到皮肤上,防尘网的作用是防止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烟灰从电风扇后端的进风口落出。治疗完成后,取下筒体前端的端帽可以将烟灰倒出,如果需要中止治疗,可以将未完全燃烧的艾条从笼体中取出并掐灭。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此前艾灸器不能使艾叶油充分到达治疗部位的缺点,充分利用艾叶油的治疗作用,使治疗效果大为提高;治疗角度不受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5和把手1,把手1垂直固定于筒体5一侧,筒体5的内腔中固定一个用于放置艾条的笼体10,笼体10内的底部设置压簧11,笼体10的前口设置挡臂9,挡臂9的一端挂在笼体10的口边上,挡臂9的另一端挂结在笼体10口边另一侧的豁口上;筒体5内后部装置电风扇13,电风扇13选用电子风扇,筒体5内腔中有处于笼体10与电风扇13之间的与筒体5内腔横截面等同的防尘网12,筒体5的前端扣有端帽6,端帽6上设有出风口8,筒体5前端的出风口8上覆盖钢丝网,端帽6上处于出风口8周圈均布4个支脚7;把手1内装置电池仓2,电池仓2内装有电池3,把手1上装置电源开关4,电池仓2用导线经过电源开关4与电风扇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运信,未经周运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6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双软管输液袋
- 下一篇:胸膜活检穿刺采样刷





